老李的陪伴

老李的陪伴
#老李随感# 如果你优秀,是因为你一直拥有纯粹的快乐。
快乐单纯而简单,这快乐就很真实。
我突然发现,我给了很多这种纯粹的快乐给小李。以前咋没总结这点呢,很关键啊。因为快乐可以发自内心的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比如我坚持健康的一,心情第二,学习第三。
故乡旅游,我从不过问孩子的暑假作业(因为那是孩子自己可以安排和完成的事),而是给予孩子各种快乐的体验(这,是我的责任)。
家里陪伴玩耍,各种方式:比如橡皮筋,跳房子,看动画片,各种手工,兴趣学习和尝试(那是体验人生的一种方式)。
甚至还陪着孩子,一起发呆;或者,应她要求带她开车去兜风。
讨论、协助她组织班级的各种活动,我们之间,有无处不在的各种平等自由的话题讨论。
话题涉及哲学、美学、经济学、管理、社会等大领域话题,也涉及生活琐碎细节。
在她烦恼的时候,总可以想到求助父母……即便我们帮不了她,也一定会在孩子身边陪伴,分担,一起面对。
我始终觉得,小李,是玩够了,才爱学习的。
还有一点,孩子从小就可以为自己的事做主(部分是引导的,部分是全权做主的)
如此快乐的孩子,一直让孩子自己选择的孩子,她没理由抱怨父母,除了努力,就是感恩了吧。
我做主的事,错了,我承担;孩子做主的事,错了,我也分担。
如此的陪伴,怎能不给力。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有质量的教育

有质量的教育
李忠辉 8:23:46
保护“人格权”写入报告(19大),教育“有质量”3字千钧重;

李忠辉 8:27:47
质量标准是什么,素质还是分数?素质的内涵是什么?
南迪  8:28:04
素质第一,分数第二。素质不是学了多少课外知识。我认为素质包括个人安全,自理,自爱,自尊,礼仪,教养,最后学习能力。
李忠辉  8:32:13
素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 素质的高低不以人种而划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质高的人和素质低的人。人的素质的高低:就是相比较而言,人天生的生理元素和思维元素的多少,以及,后天培养的生理组织的健康程度和思维系统的健全程度。
素质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高低以及与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综合体现。素质其本源为沟通的层次和传达的印象品位,分专业素质和社会素质。
以上解释,来自网络,老李以为第二个更贴切
我以为,素质是死知识以外要素的总和,包括习惯,思维,能力。
专业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分类,很好。
南迪  8:34:27
可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会多少乐器,背多少诗,快速做多少题。。
李忠辉  8:34:39
专业素质,更多的变现为能力。
南迪  8:34:44
社会素质应该>专业素质
李忠辉  8:35:01
这个,我不赞同。因人而异,没有标准。。从事专业工作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比例。从事社会工作的,要求社会素质高于专业素质。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怎样的孩子受欢迎

怎样的孩子受欢迎
有国外的心理学家跟踪采访了100个小学低年级学生发现:社交能力强、受同伴欢迎的孩子,他们普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这个“强”体现在: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而社交能力弱、不受欢迎的孩子,这方面的解决能力也较弱,最终这些孩子往往只能通过攻击,或者回避,或者依赖第三方来解决问题,于是越来越弱,越来越不受欢迎。
同样是5-12岁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想出来的办法会如此的不同呢——
有人认为,这和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关,能言善辩的孩子更能影响别人。
也有人认为,这和孩子善解人意,情商高低有关。
甚至,还有人认为,和孩子的身高体重也有关,体格强大的孩子更自信,更容易获得同伴的信任和推崇。
这些看起来都各有各的理,但经过心理学家的进一步观察、采访、研究,发现孩子面对冲突,提出方案的效果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是:和孩子起心动念的初衷有关,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机”有关。
社交能力弱、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通常他们的思维出发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的;而那些社交能力强、更受同伴欢迎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出发点,是“以逃避惩罚为目的”的。
显而易见,两类孩子对社会认知的成熟度、对行为规范的执行力、对行事后果的判断力不同。
举个例子:A孩子先拿到玩具,这时候,B孩子也想要这个玩具,于是B去抢A的玩具。
社交能力弱的孩子会认为:玩具我先拿到,所以是我的,我不想给你。
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则会思考:如果我们为了玩具发生争执,最后可能都要被老师惩罚。
于是社交能力强的那个A会和B说:我们轮流玩吧。
而社交能力弱的那个A,则会说:等我玩够了之后了再给你玩。
在成人眼中,这两种说法似乎是差不多的,都是轮流的意思,但是,在孩子的意识里主语不同,一个是“我们”,一个是“我”和“你”,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懂得拒绝,让孩子成长更顺利

懂得拒绝,让孩子成长更顺利/李忠辉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总是不可避免的要拒绝孩子一些事,比如买昂贵的玩具、长时间看电视等等。
然而,专家又说“童年心理创伤会伴随孩子一生”,我们还是多多少少会担心,因为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给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
其实合理的拒绝方式,会更利于孩子成长——
1,你自己做决定吧!
当我们想让孩子停下他正在做的事情时,可以试试这句话。我们明确传达出背后的原意:你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举个例子,有一次女儿看电视很晚都不肯睡觉,多次提醒之后女儿依然不听。虽然其实我内心挺气的,但还是平静地跟她说:
“今天妈妈好累,明天没法叫你起床哦。如果你现在就早点收拾睡觉,还能自己听到闹钟起床,太晚睡就听不见闹钟了。所以,是继续看电视还是早点睡,你自己做决定吧。”
第二天其实我很早就醒了,但硬是憋着没叫女儿起床。等她醒过来已经快到上学时间了,只好急急忙忙地摇我起床,让我快点送她上学。
虽然最后她还是迟到被老师教育了,但却吸取了教训,每天到点就乖乖自觉上床睡觉了。
当然,当时女儿是对我有点怨气的,但我并没有因此被女儿看作“野蛮”妈妈。因为我先前已经跟她讲得很清楚了:是她自己做的决定,就该承担相应的结果。
一来二去,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缓冲”,自己也是明白事情前因后果的;哪怕一时生气,慢慢也会自己领悟过来。
2,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被爷爷奶奶带大,或者“6+1”家庭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通病:无理要求被拒绝后,百般纠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拒绝时一定要果断。
比如,孩子一定要坚持买某个特别昂贵的礼物时,我们可以这样回复他:“宝贝,你前几天才买了一个新玩具,我们先好好探索那个玩具的玩法。这个我们下个星期再买好吗?”
如果孩子还是固执己见,我们就要果断回复:“好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又哭又闹,但我们一定要坚定立场告诉他:“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如果孩子继续纠缠,那么就开始“复读机”模式,但注意语气要尽量平静。是的,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哭闹,但让孩子理解和领会我们的决定,本来就更像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特别要注意的是: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爸爸妈妈的行动一定要一致,千万不要互相“拆台”。因为孩子是很聪明的,一旦爸妈有一个人动摇,他的攻势马上变本加厉!
等孩子态度软下来了,我们再抓紧时间、趁机教育,指出孩子要求中的无理之处,让他明白是非对错。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能把孩子引导到好的方向发展。
3,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孩子做了一件让我们很生气的事,比如玩水把水洒得到处都湿哒哒,不妨试试这句话。让孩子来打下手,帮忙把客厅、房间的的水清理干净。
虽然这句话乍一听,是我们请孩子来帮助我们想办法,反而好像问题出在我们身上。但这句话可以说相当有“套路”了——
当我们这样拒绝孩子的某些行为时,他就不会把我们放在他的「对立面」,因为他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但同时,由于他也参与到收拾“烂摊子”的过程,就会切身体会到自身行为的后果。
4,妈妈爱你,但不喜欢你这么做
无论嘴上多么强硬的孩子,内心里都非常渴望爸妈的爱和肯定。所以,当我们拒绝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时,一定要记得——把“事情本身”跟“孩子本人”分开。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爱,就是放手,习惯孩子的离开/李忠辉

爱,就是放手,习惯孩子的离开/李忠辉
李忠辉 20:03:46
父母的爱,是最无私伟大的。因为爱,所有的努力,都是让孩子可以长大,离开。
孩子和妈妈的分离,是生理的,从母体分离出来。
然后,经历爸爸妈妈不能陪自己玩耍,去上班,经历自己去幼儿园,一天见不到爸爸妈妈。然后上学,偶像崇拜,从爸爸妈妈变成老师。
然后长大的过程中,不断有各种冲突麻烦,爸爸妈妈总是大包大揽,全部解决。最靠谱的,始终是爹是妈。
巍子 20:08:00
看着李老师说的话,好心酸,心痛
李忠辉 20:08:16
还没到最痛的时候。
巍子 20:08:49
已经痛都的呼吸困难,所说的一切,都印在我的身上。
李忠辉 20:09:21
然后孩子初中了,高中了,住校了,周末才见一次。好多父母都有这种不适应啊,每天看到孩子,总有那么多不满,突然一个星期见不到孩子了,你会不自觉去他(她)的房间去瞅瞅。
还是幼儿、小学时候,孩子被父母要求分床睡,父母想尽办法,做很多努力。对吧。
等到孩子青春期,突然和爸爸或者妈妈,有了距离,不再轻易拥抱。父母被孩子嫌弃,土气,过时,观念落后,OUT。
好不容易,父母适应了周末才见一次,却不习惯孩子一个暑假和寒假,都在玩耍。
孩子终于努力,上了大学,只有寒假,暑假和你在一起了。
你以为寒假暑假有机会和孩子在一起,准备了好多吃的,结果孩子不回家,去看女朋友,男朋友了。
如果是女儿,她说,妈妈,我一辈子不嫁,就陪着你——你很欣慰。可是转眼,孩子整天和男朋友在一起,并没有多少时间陪妈妈。
父母挣钱,孩子还没挣钱,就花父母的钱,谈恋爱了。
大部分的父母,心情复杂,最终为了孩子的幸福和未来,忍住了所有的孤独,心痛。
孩子从生理的分离,走到地理距离的分离,再走到心理距离的分离。
如果你不适应,你的爱,有问题。如果你纠结,你需要在本源学习圈用心学习啊。对吧。
然后,专业的选择,就业的选择,父母有的能说上话,有的说不上。有的孩子会用心征询父母意见,有的孩子一句话:你们懂啥?
李忠辉 20:16:49
根据时间轴,我继续展开。
孩子长大了,终于工作了。
此时,没有了寒暑假,只有黄金周假期,春节假期。这时候,孩子说,老板让加班,为了孩子前程,父母们心里想着,念着,还是忍住了接受孩子的不回家。
是不是觉得,孩子走的越来越远,我们老花的眼,已经看不清孩子的背影了呢。
孩子终于说,妈妈,爸爸,我春节回家。父母像过节一样,准备孩子的住处,被子床单,晒了又晒,桌子和地板拖了又拖。吃的买了N多,塞满冰箱。
还有若干让孩子带走的各种土特产和关怀。我就曾经体验,任由母亲把车的后备箱,随便塞,我绝不说不要,因为那是母亲的爱。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面对不同难题,妈妈应该怎么做

面对不同难题,妈妈应该怎么做/李忠辉
A。当孩子不想睡觉
不能这样说:这么晚了,别玩了,快点睡觉去。都说几遍了,还不听!
这样说【给孩子选择机会】:还有20分钟就该睡觉了,你是想玩一会再洗漱,还是洗漱后到床上听妈妈讲绘本呢?
【当需要提醒孩子放弃一个有趣的事,去做应该的事,我们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一个心理的缓冲,唤醒孩子内心的理性选择。】
B。当孩子磨蹭
不能这么说:你还在哪里磨蹭什么,快点啦,都这么晚了!
应该这么说:我们还有10分钟就出门了,你是现在是一个人在家待着,还是跟妈妈出门呢?
【让孩子主动选择,体验不同决策的结果及好处。】
C。当孩子说不
不能这么说:你小孩子懂什么;我是为了你好,必须听我的;乖,听妈妈的。
应该这么说:嗯,你可以说不。但是,我想听你说不的原因,让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你的想法。
【孩子说不,是心理成长。妈妈们不该烦恼,而应该适应,而且欣喜。】
D。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东西
不能这么说: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东西很贵,下次不给你买了。
应该这么说:没关系的,这次有了经验,下次就不会弄坏了。每个人都会犯错,妈妈也会犯错,重要的是想办法弥补,处理。
【重要的不是责任界定,而是对错误的态度以及及时处理的措施。】
E。当孩子不想理我们
不能这么说:跟你说话呢,怎么不搭理我!怎么回事?
应该这么说:宝宝,妈妈感觉你有心事,妈妈能帮你吗?跟妈妈说一说,说出来心里就舒服了,妈妈很担心你!
【有时候给孩子一个处理自己情绪的时间和空间,也很好。妈妈们不要心慌。】
F。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
不能这样说:你让他多玩一会,他是客人。
应该这样说:你是先玩5分钟,后给他玩10分钟呢,还是让他玩5分钟,自己再玩10分钟呢?或者你给他另一个玩具?
【让孩子享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体验分享的好处】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乐嘉是在锻炼孩子吗

乐嘉是在锻炼孩子吗/李忠辉

QQ图片20170826160841.jpg

标签:

| 分类:我的活动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教育要做生命推动

教育要做生命推动/李忠辉
教育,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和物质奖励建立条件反射。
很多家长不用奖励只用批评来教育孩子,当然是错误的。批评的有效性是有很多局限的条件的。
很多家长懂的奖励,却依赖物质奖励,也是错误。大部分家长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报酬,也推理以为孩子也是……恰恰相反,孩子是为自己未来而做努力。
奖励他物质的,应该是他的未来,不是我们。
老李从不因为孩子学习成绩而做持续的物质奖励,都是偶尔为之。现在想来,当时是想的不明白,不透彻。好在我们很早就取消了这个奖励模式,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如果孩子考了99分或者100分,来问你索取奖励的时候,好多家长心情是喜悦的。
殊不知,我们训练狗也是如此,狗表现好,就过来摇尾巴了。而教育孩子,不能如此,要懂得唤醒孩子生命的体验。
孩子或者我们,遇到问题,恰恰是自己进步的机会。孩子因为成长,而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价值。
作为父母,不要像施舍人,老板,而是要像一个生命推动者,唤醒者,在孩子身边。
让孩子知道,有困难,不怕,父母在身边,给TA持续的精神支持,经济支持,各种支持。所以,孩子面对困难,有自信,有父母信任自己,而后取得成就,有父母的注目和掌声。
如此做,孩子的进步理所应当。
孩子因为我们的努力,以后会感恩我们;而我们却告诉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他们的成就,只是他们努力的结果,父母的帮助可能是关键的,但是一定不是全部的。
如同好多家长,孩子进步了,到学习群里感恩老李的帮助。我都是说,我只是路口指路的那个人,路还是你们自己走出来的,所以,那些进步,只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学习,是他们自己的努力的结果。
【根据老李在《父母学堂》学习群52700289的交流整理】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很多名言后面的那半句

很多名言后面的那半句/李忠辉
很多流行于我们的教育和被教育的活动中,影响着我们彼此的名言,其内涵却另有乾坤。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名言是被阉割过的,以至于我们只知其头,忘却其尾。
——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话,常用来教育那些背井离乡去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一个“孝”字束缚了许多人的脚步。
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见,孔子并非不赞成远游寻找梦想,而是有目的有目标地远游。
——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用来形容不离不弃,即使爱到窒息,也不放弃。
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老师的其本意是让人放下,与其在死亡边缘这样互相扶持,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
——三思而后行
古人说“三”,是表示次数很多。指做某事前要反复考虑,直至周全,然后再去做。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文子,为人慎重,凡事“三思而后行”,被世人所称道。
但是,孔子听说季文子的作派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说,行事前,不必考虑得太周全,思考两次就够了,反反复复地思考,可能让人无从判断,从而畏首畏尾,错过时机。
——闭门造车
本意比喻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事,关起门来造车,比喻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
原文出朱熹的《<四书>或问》: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原意说,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
原来,朱熹说“闭门造车”,是用来称赞“出门合辙”的褒义词。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汝今能持否

汝今能持否/李忠辉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做任何事情,鉴别事情的正确与否是不容易的,而做正确的事,并且一直能够坚持,更加不容易。
如同你发现,教育孩子,原来自己错了,原来自己做的还很不够,于是决定,开始学习、读书、反思。
如果你发现,做正确的事,更有效率,更有成就感,孩子和你关系改善了,学习进步了,你或许会更加地投入。
又或者,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出于爱,很用心地投入学习。
可是,等到需要自己付出更多艰辛,甚至是收拾自己的时候,却轻易地给了自己台阶:我自己也不容易,我尽力了。
作为父母教练,我发现一个规律,那些能够坚持学习和进步的父母,都是看到了孩子进步的一群人。
孩子的进步,有时候至关重要。
因此,近几年,老李不忘初心,立足一个家庭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父母有意愿的时候,收拾父母;在假期,收拾孩子。
然后老李执着地守望一群等待成长的家长们,如同等待这一片麦田,从青涩的绿,到后厚重的金黄。
汝今能持否?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3 | 浏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