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饥饿感、危机感以及使命感

任正非的饥饿感、危机感以及使命感
让基层有“饥饿感”
任正非说,让基层有饥饿感就是要让基层员工有对奖金的渴望、对股票的渴望、对晋级的渴望、对成功的渴望。
华为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特别关注员工的成长背景,尤其喜爱出生寒门的学生。任正非曾明确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多招聘经济不发达省份的学生,他认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对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有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将会激发基层员工艰苦奋斗的精神。
华为很少招聘在大城市长大,家境富裕,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毕业生,他们往往个性自由、散漫、富于幻想,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顶不住压力,即使加入了华为,也并不一定能深刻理解、接受和践行华为艰苦奋斗的文化,华为毫不讳言饥饿感的氛围导向。
相对一些企业老板喜欢对员工讲企业愿景、使命、情怀、梦想,罔顾基层员工现实的利益诉求,忽略对基层员工的人性关怀,深谙人性的任正非认为,对于大量基层员工来说,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是最现实的工作动机。华为的价值设计充分遵循了 “存天理,顺人欲”这一规律。饥饿感,构成了基层员工中个体的狼性精神 。
让中层有“危机感”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爸爸和女儿【组图】

爸爸和女儿【组图】/李忠辉
从网络上看到这一组图,内心被搅动了一阵子,因此发布在此,与大家共享这一刻的感动。
做父亲的,或多或少都为女儿做了这些,老李是做了大部分的。所以,面对这作者的画呈现的,我感觉熟悉而且温暖。
如果是对儿子,风格或许不同,如果是母亲和孩子,或许又是另一种画风,但是,这种爱,是一样的。
QQ图片20170124142118.png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
无意中获得这一组图片,对于了解茶的基本知识,很有价值。
QQ图片20170518133801.png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不要对自己做的20件事

不要对自己做的20件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行为理论,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倘若你做错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弥补它,追着错误跑你会越错越远。
记住,永远不要对自己做以下20件事:
1. 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
周国平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和错的人纠缠,只会把你拖入污浊的泥淖。不要与烂人烂事纠缠,因为你的好时光,只配浪费在一切美好的事情上。
2. 终身学习,不要止步不前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都不会和你说声再见。不进步,其实就是最大的退步。你拼劲全力的向前奔跑,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抛弃。
3. 做自己,不要盲目模仿别人
你可以一天整成一个范冰冰,但不能一天读成一个林徽因。他人的美模仿不来,也不必模仿,你自有你的独特。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不要让自己活成了盗版。
4. 不要失去少年感
年轻与年龄无关,有些人30岁就老了,而有些人80岁依旧年轻。保持少年感,不向生活妥协,敢拼、敢闯、敢为人先,心若不老,生命便永远长青。
5. 不要过度消耗自己
你可以用疲惫的身体喂养梦想,可以拿强健的身体博得成功,但你却不能拿成功重新换回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过度透支了自己,将得不偿失。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岁月静好的背后

岁月静好的背后
龙应台说: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有的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想要的不是荣誉,而是归家的你。
你有你的事业和坚持,而父母心里,只有你。
当所有的人都关心你飞的高不高,只有父母关心你飞的累不累。但愿,你我努力进步的步伐,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一定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自由任性,意味着你必须承担更多责任。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缺乏母爱会伤害孩子大脑发育/李忠辉

缺乏母爱会伤害孩子大脑发育/李忠辉
幼儿脑发育对比
左:正常幼儿的大脑扫描图。右:缺乏母爱的幼儿大脑扫描图(模糊的黑暗区域更多)。
左边的孩子有一位很疼爱她的妈妈,对她的任何言行都予以温柔回应,而右边的孩子则经常被自己的母亲忽视和虐待。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阿伦·斯霍勒(Allan Schore)教授发现,婴儿大脑发育和母亲的行为有关。幼时如果缺少母爱,会减少幼儿的大脑容量,影响孩子一生。
大脑细胞的生长是婴儿和主要看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婴儿大脑的发展确实需要母亲和婴儿之间的良性互动,脑回路的发展也取决于它。先天和后天是分不开的:一个婴儿的基因将会深刻受到其被对待方式的影响。
如果婴儿在生命的头两年没有被好好对待,那么负责大脑功能各个方面——包括智商的基因,都无法起到作用,甚至不会存在。
人类80%的大脑细胞是在出生后的头两年中形成的。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差错,那么将对大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可以说,婴儿在2岁前是否拥有足够的爱,将决定其成年后的大脑功能是否齐全。孩子被忽视和虐待地越严重,其大脑损失就越大。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如何引导孩子社交

如何引导孩子社交
有国外的心理学家跟踪采访了100个小学低年级学生,发现:社交能力强、受同伴欢迎的孩子,他们普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这个“强”体现在: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而社交能力弱、不受欢迎的孩子,则这方面也较弱,最终,这些孩子往往只能通过攻击,或者回避,或者依赖第三方来解决问题,于是越来越弱,越来越不受欢迎。
同为7-8岁的孩子,为什么想出来的办法会有如此差别呢?
有人认为,这很简单,和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关,有些孩子能言善辩,自然就容易忽悠人。
也有人认为,这和孩子善解人意,情商高低有关。
甚至有人认为,和孩子的身高体重也有关,体格强大的孩子更自信,更容易获得同伴的信任和推崇。
这些看起来都各有各的理,但经过心理学家的进一步观察、采访、研究,
发现孩子在发生纠纷后,提出的方案的效果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是:和孩子起心动念的初衷有关,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机”有关。
社交能力弱、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通常他们的思维出发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的。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2 | 浏览: |阅读全文

心理学揭秘孩子的世界

心理学揭秘孩子的世界
先做个选择题:
婴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到这个世界的?
A 高兴
B 懵懂
C 难过
D 恐惧
答案是D,没错,恐惧。
为什么?
想象一个婴儿在子宫里的画面:
婴儿睡在温暖的羊水里,被子宫包裹着,安静,温暖,
在这个世界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不需要,一切都由子宫脐带全自动供给。
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世界!
我跟世界是一体的,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
可是一出生就完全不一样了,刺眼的光线,嘈杂的声音,寒冷的空气……这个陌生的世界很可怕。
所以他们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哭,那哭声就是害怕,恐惧。
世界已经不一样了,可是婴儿的大脑还没有这样的认知,所以他们的心理还停留在胎儿时期,认为自己跟世界是一体的。
我一哭全世界都得来为我服务,我闭上眼睛一切都消失,我睁开眼睛一切又出现。
这个时期婴儿还远没有主体和客体的概念,一切都是我,我就是全世界。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让孩子学会说不

让孩子学会说不
不会拒绝的孩子,会将那份本应不该自己来承受的情绪变成自己的心理的负担,而这种负担会不断发酵,成为日后各种问题的温床。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把教会孩子说不, 还要把说不的权利交还给孩子。
越是小的宝宝,越是没有拒绝别人的经验和技巧。
其次,在日常教育中,很多家长过分在乎礼貌与美德,不会刻意教孩子如何拒绝,最后发现孩子乖巧又懂事,却连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都无法开口拒绝。
比如说,你是姐姐,要让着点弟弟,在这样的话语环境里,心理就有了道德负担。
另外,大一点的宝宝,可能会害怕因为拒绝失去玩伴而落单。
还有的时候,真遇到冲突性场合,拒绝的话又常常由爸妈代为说出口了,缺少了锻炼的机会。
久而久之,再去教孩子要勇敢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孩子最后也会以“我不敢”“我不会”“妈妈你帮我说”“没事儿,我觉得没什么”等借口搪塞而不去做。
不懂得说不的孩子,是不快乐的,家长们都会担心,这样都孩子长大后还很有可能会吃亏。

教会孩子说不——
1. 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拒绝别人的第一步往往是要教会孩子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如,有的孩子总是会被借东西,而孩子自己心里介意却不敢说出口,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肯定情绪—澄清感受—寻找方法—积极尝试—鼓励肯定。
肯定情绪:
今天又有小朋友问你借铅笔,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吗?
嗯,我有点害怕。
澄清感受:
嗯,妈妈看出来你有点害怕,但我也看出来你不希望自己心爱的铅笔再离开自己了,对吗?
是的,我不想我的铅笔再被他拿走了,这是我最喜欢的铅笔!
寻找方法:
那妈妈告诉你一个方法来帮你解决问题好吗?
好的,但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我害怕。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有出息的孩子,都有这3种特征

有出息的孩子,都有这3种特征
中国有句老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的概括了一个人在幼儿时代的发展规律。
说的是从3岁孩子的行为举止,就能恍惚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便可窥知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
拥有以下3种特点的孩子,大多是大有前途的,以后将成为称职的家庭顶梁柱、甚至一个家族的主心骨。
1、主动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偏偏现状是,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多以灌输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接收学习。
一本好书能影响一个人一生,这是不争的真理。所以,当孩子满心欣喜的捧起一本书贪婪阅读时,那真真应该是令父母最高兴的时刻,因为孩子懂得了主动学习。而能主动学习的孩子,无疑掌握了一把成功人生的金钥匙。这也是看一个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读书开阔眼界,让孩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以让他知善恶、明事理,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致于迷失方向、把握自我。可孩子如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呢?笔者认为,多半是父母以身作则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直接影响者,如果父母一回家就捧手机玩,那么孩子势必也将成为小手机迷。若父母喜读书,“近朱者赤”的孩子,便很容易爱上阅读和学习。
2、懂得克制
嘴馋是孩子的共性。曾经国外有一个判断孩子是否懂得克制小实验,说在孩子面前摆一个他最爱的食物,跟他们说:”妈妈出去一趟,如果你能忍住10分钟不吃,那么你将能得到两个。”
有的孩子一看到最爱的东西,急不可待的把食物吃掉了,只有少数的孩子耐住了性子,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获得更丰厚的报酬。有后者这等素质,哪怕在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在嬉戏打闹,他也能先埋头做完作业在加入其中,以致于后来在社会上都不是等闲之辈,人生比较出色。研究人员也发现,那些自制力强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因为拥有自制力较强的孩子,做事情比较专注、懂得克制。
3、不排斥做家务
李嘉诚说,勤奋是成功最基础的条件。因为勤能补拙,穷孩子如果想逆袭走上人生巅峰,也首先必须事事勤奋。而让孩子从小练习做家务,其目的不是为父母分忧解劳,而就是培养其勤奋负责的性格特质。
我家邻居的儿子小森,刚满3岁,吃饭的时候已经完全不用父母操心,有时候看到家里哪里有纸屑垃圾,还会拖着小短腿收拾一下。足足像一个小小男子汉了,楼里的人都说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其实想要孩子成为精英,做家务是必不可少的。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后多半不能吃苦,独立能力差,人生之路也会趋向平庸。 所以说,现在不让孩子吃点苦,将来的世界会让他很苦。让孩子养成从小做家务的习惯而不嫌弃孩子“帮倒忙”,也是智慧妈妈才有的做法。不正应了那句话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