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多做一些“无用的事”

让孩子多做一些“无用的事”/李忠辉

很多家长总是以为,翻开课本才是学习。
听课以及作业,才是学习。
而玩耍不是,游戏不是,所有和考试无关的活动,都不是学习。
什么时候,我们为孩子的学习画下了边界和范围,如同老师为孩子们的考试划了重点?
什么时候,什么可以加分就让孩子接触什么学习什么,孩子们的兴趣变得不再重要。
慢慢地,我们跟随考试的“应对”训练,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地丢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会被伤害,人生的乐趣也会丢失。
能否设想,一旦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的效率还能保证吗?
事实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还说过著名的“六个解放”——
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之能思;
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
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
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
古人还说呢,功夫在诗外。
其实啊,一个孩子最好的学习,不在课本内,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往往是可以去做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事。
从老李的教育实践和咨询实践看,有九个字可以概括:动起来,玩起来,学起来。
孩子们首先要有足够的运动,因此获得健康,获得身体的健康生长;
其次是玩起来,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让玩成为滋养内心的营养,好心情,才有高效率的人生;
再次,一个健康而充满热情的人,心情也很好的人,面对学习和未来的目标,你会觉得孩子会没有学习的动力吗?
很多时候,就是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在维系孩子坚持学习上,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家长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家长如何突破成长瓶颈/李忠辉
瑞瑞:
李老师可否分析一下,那么多“愚钝”的家长如何尽快找到突破口?
李忠辉:
我守在关键的路口,等机会“敲她们的头”,哈哈。我得掌握分寸,重了伤人,轻了无效。
很多时候,不开窍,我说100小时都没用。开窍了,说1小时,你能看见她眼里的光——希望和自信。
凡事,顺势而为,势未到,不可为。
瑞瑞:
那倒是,我一度被敲的头破血流了,还顽固不化。那么,势如何达到呢?
李忠辉:
觉醒前的挣扎,必须独自完成。
记得,你开窍前的一次沟通,差点就伤你了,你几乎是质问和难过的口气问我,为什么那个态度。
瑞瑞:
没有向外归因于您,我基本向内寻找,但自己又无法突破,所以自己很无力、无奈、无语。
完成觉醒,需要什么条件呢?
李忠辉:
好比烧水,我不断添柴——
答疑,是添柴;VIP群内的沟通,特别话题的研讨,特色学习,都是添柴;内部的指导师课,各种网课,都是添柴。
可这些柴,正好烧到盛水的锅,又看缘分了。我只管烧。水啥时候开,我可以评估,却真的掌控不了。
我知道怎么会烧的快,我都告诉大家了(如何学习效果好,有响应的网课和文章,去搜寻学习)。
我的倾听,还算是高效的,但是也无法保证24小时在线,完全GET到大家的需求点,所以,这个又是一个不断错过的缘分。
瑞瑞:
这个客观原因,不能为难您。我们要在这客观原因之外寻找别的原因。
像笑靥如花姐姐提到的,信,方能跟随。
李忠辉:
对求助的家长而言,信老李,不断参与老李推荐的各种课和活动,那对接成功,开窍机会一定会提前到来。
所以,有时候我就耐心等。在求助家长眼里,或许事不大,还不值得深度学习。我不喜欢劝学,不喜欢像一些机构那样,去撕开你内心的难堪,然后招生。我选择坐等家长的需求与求助。我学姜太公“钓鱼”,但不下饵。
我努力做到,不辜负每一个认真学习的学员。不辜负每一个信我的孩子。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主动改变

主动改变/李忠辉
时代不同了,环境也改变了,我们也应该改变了——主动改变,我们就是快乐的;如果我们被动改变,那一定是痛苦的。
不学习不改变,孩子长大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就无法求解。因此而迷茫而放弃教育,算是对孩子好的一种情形,最坏的情形,就是家长用自以为是的错误观念,坚持对孩子的“教育”,从家长角度,是“爱”,而从孩子角度,是“害”。
当然,最好的情形,就是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达成懂孩子的境界。
如果我们发现错了,那就寻求改变——不在自责中停滞不前,要在内疚中加倍努力,把内疚转化为改变自己的动力!
当我们的内心愿望和外在现实趋于一致的时候,内心比较和谐和充盈,焦虑不容易产生。此时,内心有切合自己和孩子情况的合理期望。
而看不懂孩子及问题的实质、看不见远处的目标和现实、对孩子的现状的失控,都会给我们带来恐惧和焦虑。所以,懂孩子,有看得明白的见识,有看得远的眼界,很重要,这是一个合格父母的基础要求。
有了懂孩子的见识,有了预见未来的眼界,有了成长积累的经验,有了学习得来的教育智慧……面对难题的时候,你一定是淡定的,一定是气定神闲的,不会焦虑。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作者微信295930313  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孩子的富养与穷养

孩子的富养与穷养/李忠辉
本源学习圈里有家长提及,她经常地出于“女儿富养”的思路,满足女儿的各种物质需求,可孩子越来越不在乎那些物质激励,而且担心以后缺少物质满足的孩子,容易陷入物质陷阱。
这是一个对“富养与穷养”理解和执行的一个误区,有必要澄清,解释下。
物质上多满足,以后就可以减少孩子对物质的欲望和执念,这个逻辑,并不成立。
为了避免孩子以后,降低对物质诱惑的抵抗力,关键是价值观,是非观。要多一点努力,那就是你自己钱多了,就不会被别人的一点钱诱惑,也就是自己努力读书,以后有本事多挣钱。你有一个亿,一千万就难以诱惑你了。
你想啊,孩子如果习惯了物质都满足,以后没有充分的物质满足了,这时候怎么办呢?
又或者,如果有人继续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孩子是不是可以判断提供物质满足的这个人是好人呢?事实上,评判是非的标准和方法,孩子得懂,而财富,是一个很容易扭曲判断标准的因素。
这是一个不好掌握的尺度:如果成长过程中,物质上极度的匮乏,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对财富更有执念的追求,这既可能成为工作动力,当然也可能成为“贪欲”的陷阱。因此,重要的不是物质财富的满足程度,而是孩子得有对规则的敬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说过这个话题,以前也讨论过,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
老李的理解是,女孩未来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大使,家庭氛围的建设者;她的成长,必须有足够的温度,爱和呵护。这样,她才是有能量的,有爱的家庭CEO。不是说女孩就不能经受挫折,而是在孩子成长的同样重要的要素里,温暖和爱,必须是女孩成长的主导因素。
而这个主导因素,更多的,我以为应该是心理和精神的富足,物质上不为难即可——不衣衫褴褛,能够体面,不追求奢华和过分满足。
而对男孩的所谓穷养,就是父母更多放手,让孩子摔打、折腾,一方面让雄性动物的探索欲望和精力,得以宣泄,一方面,满足男孩对世界充分的好奇心。
在男孩摔打成长的这个过程中,父母切记不要太及时太充分的保护——因为,那样会剥夺孩子的体验和思考的机会。
老李曾经说,男人魅力是挫折和困境磨练出来的,逆境培养一个男人的勇气、担当、果断、智慧的判断、毅力。
一路顺风的处境,男人不会有太多的思考和内涵。
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儿子,要粗略一些,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迟一些出手,晚一点提供帮助。让孩子在困境中“挣扎、求生、思考、努力”,这种处境,可以更好地培养一个优秀男人的基本素质。
当然了,此刻,我们也必须让孩子知道,我们在他身边;必须让他知道,我们相信他自己可以处理好。
如果孩子求助,那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机会就来了,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教育分歧的危害

教育分歧的危害/李忠辉
在本源学习圈,老李接触了众多的家庭教育学习者,发现一个规律:
孩子如果缺乏规则意识,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的活动和正常的学习,根源基本在父母:教育观念的分歧以及不懂得规则意识的坚持和传递。
一个缺少规则感的孩子,未来很难融入社会,社会是有规则的,合作和分工也是有规则的,拼搏以获得自己目标的达成,也是有规则的,缺少规则意识的孩子,融入社会的适应期,会很漫长。
父母教育观念的分歧,就是孩子成长的毒药。
因为,这种分歧就让孩子逻辑混乱,产生无规则的概念和思维,结果是父母的话失灵、不算数,孩子可以反过来“操纵”父母,获得自己要的一个结果:父母同时被拒绝,或者由孩子选择。
在很家庭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景——
一个在教育行为中传递规则,另一个却自以为是地打断这种传递的过程……彼此的打断,导致父母“权威”的丢失,以及孩子信息获得渠道的混乱。
由此可见,教育观念的一致性,教育言行标准的一致性,多么重要!
经常有父母为爱与规则的尺度争执,然后来请教老李,老李送他们这句话:
没有爱的原则,是摧残;没有原则的爱,是溺爱,是祸害。
经常有父母为能不能打骂孩子起争执,然后来请教老李,老李送他们这句话: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体验坚持,感受喜悦

体验坚持,感受喜悦/李忠辉

贝尔奖金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以及内啡肽受体最集中的区域,居然就是学习和运动的相关区域。
科学家发现,多巴胺的产生靠刺激和奖赏,是外界驱动;而内啡肽的产生靠的是心血和汗水,是内在驱动。
学习,运动,跑步,挑战自我等等活动,往往容易促进人体分泌内啡肽。
当我们运动30分钟以上,就会刺激内啡肽的分泌。跑步过程中就有一个奇妙的“极点”。
极点到来之前,人会感到非常疲惫;但是一旦越过了那个点,身体就又会充满了活力,因为过了某一阶段内啡肽就会分泌,让我们变得轻松了。
那些需要坚持的事,往往都容易分泌内啡肽,比如跑步、爬山、朗读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练功、冥想、静坐、瑜伽等行为,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因此这些“修行者”也被称为内啡肽体验者。
多巴胺的存在,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凡是让你感到爽的东西,一定会让你痛苦;反过来,如果你不体验痛苦,你就会远离爽的感觉。
内啡肽的产生,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凡是让你痛苦的东西,最终也一定也会让你如愿以偿,功成名就。
其中道理,给我们启示: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遇到困难,咬牙坚持一下,内啡肽就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
一旦我们的坚持成为习惯,我们就会爱上学习或者工作,爱上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难。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作者微信295930313  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言行

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言行
冰凌:
这个南叔在最关键的时刻,闺女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了放手,外孙女最需要的时候选了放弃。呵呵,我越看这娘俩(蔡姨与田雨岚)怎么越觉得自私呢,为了孩子做什么都行,可是她们做的是以伤害别人的基础上成全自己的孩子。欢欢受到的伤害有一部分就是田雨岚给的。(电视剧《小舍得》情节)
 李忠辉: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成长的环境,成长的结果,最终内化了自己的逻辑。
自己的言行,都源于自己头脑里的那个逻辑。
电视剧创作的不同角色,一定是有不同逻辑的,所以才有不断的冲突和精彩。
现实中,大部分人的努力,爱孩子,爱家人,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满足开始的:
1,自己付出了,家人不领情或者不满意,自己就选择放弃;
2,自己付出了,孩子表现或者成绩不理想,自己就选择放弃。
……自己的感受是积极的,一般就会坚持;自己的感受是小鸡的,一般就会放弃。
所以,高端的学习,其实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逻辑,修炼内心。
让自己看得远,看得透,让自己快乐,让自己有能量,让自己的付出成为家人或者孩子的助力,而不是压力。
月亮:
李老师的思维,永远属于力量型的。
李忠辉:
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这背后,我们的头脑里,也有一个看不见的尺子(逻辑,标准),这尺子,一般是用自己偏好和偏见包裹起来,这种问题,经常是自己看不见的,我们总是看见自己之外的那些人的问题。
(来源:父母学堂VIP微信交流群)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作者微信295930313  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正确地爱孩子

正确地爱孩子/李忠辉
爱孩子,谁不会,很多人或许都这么感慨。
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很多父母,大概都如此理解。
可老李以为,这只是满足型的教育模式,不,是喂养模式。
真的爱真的教育是成长型的模式——
基本的温饱就够了,因为过多的温饱,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适当的挫折和难题,是必须的,孩子必须自己面对和学习解决方法。
足够的陪伴与爱护,让孩子在父母身边,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庇护,可以勇敢地前进,去探索世界。
呵护孩子的兴趣,自信心,责任感,思考的习惯,合作的精神,不断强化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激发孩子成长的动力。
充分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不同想法,鼓励尝试,包容结果,和孩子一起分担分享所有的结果。
爱孩子,不只是针对孩子的,也是针对我们的。
我们愿意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学习,为了孩子的行为改善而改变自己,这都是对孩子深刻的爱。
我们热爱工作,不断追求职业发展,提升自己养家的能力。
我们坚持锻炼,让自己身体健康,不给父母增添负担,不给孩子增添负担,他们不必请假照顾我们,他们不必出钱为我们诊治重大疾病。
我们热爱生活,人格健全,以身作则,我们让自己生活丰富,不依赖孩子,不干扰孩子。
我们心情愉悦,理解断舍离,是一个快乐的人,而且影响着身边的人,也变得快乐。
……如此,我们才称得上正确地爱孩子,因为我们必须先懂得爱自己。
我们能够让孩子完成独立,那才是我们最好的爱。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养孩子与养狗子,包容与原则

养孩子与养狗子,包容与原则/李忠辉
花开飞扬:
孩子给狗子买了好多东西,狗子根本吃不了这么多东西。吃这么多零食,那不是变得又肥又蠢吗,气着了。
狗子两天不吃狗粮了,神烦。一副大爷态,不吃就是不吃。一碗狗粮放了两天了,还是不吃,加了鸡胸肉泥也不吃。
不省心的狗子。
乡党:
@花开飞扬 饿饿就行了。你要相信,它不会饿死自己的。狗狗不吃,其实就是好的吃多了。
李忠辉:
饿几天就好。不吃就狗粮也不摆。你还当着它吃。人的法子对,狗子就省心。
花开飞扬:
狠不下心对这个小萌货。
李忠辉:
狠不下心=狗狗毫无规则。
知道,我为什么在你强烈讨厌狗子的时候,建议你留下它吗?
1,和狗子互动,你会逐渐理解狗子在感情上的积极互动,狗子不会放弃任何和主人积极互动的机会,永远。
2,狗子特有的温暖和顽皮,能治愈你内心很多的“伤痕”。
3,对狗子如同对你的女儿一样,我看见了你一爱就是溺爱的影子,狗子的表现折射了你爱的方式。你是真的不理解原则,包容足够多,底线不坚持。
——你和孩子不一致(如同老李倡导的,父母要意见一致,哪怕是不正确的做法,也必须一致),导致狗子的正确原则丢失。
——狠心的一致,才是建立狗子原则的基础,对孩子,也是如此。女性,妈妈,理解这规则的内涵,总体上的确是不如男性,女性大多数“心软”,容易失去原则和底线。

标签:

| 分类:咨询案例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孩子被诊断多动,父母怎么办/李忠辉

孩子被诊断多动,父母怎么办/李忠辉
家长A:
@李忠辉 李老师,在医院确诊了是自闭症兼多动症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深圳有没有专门的学校让这样的孩子读书,因为普通学校实在是干扰其他孩子。
家长B:
@家长A 我家孩子一年级末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阅读障碍。前两年的确班级纪律不好,但是,我觉得更多与养育有关。
确切点说是疑似,因为年龄小,医生也不下定论。让不停复诊,感统训练,因为时间关系也没去跟进治疗,各方负面压力下,吃过半瓶药,极度影响胃口,被我果断停了。后期我在这圈子学习,把大量精力放在亲子关系上,孩子好转很多。
李忠辉:
@家长B 你做得对。诊断,多半和标准有关,和临床的医生判断有关。我强烈建议,用父母的爱来陪伴,缓解孩子的非常规表现。对孩子来说,老天这方面少给了一些,一定在别的地方给多一些,积极发现吧。
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必要系统回复下——
1,一些偏差行为的诊断,多源于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来自统计,和常规的行为比较。这和“病了”的描述是不同的,就好比天才,智商也是和常人有不同的,只是测试偏差的行为的一个尺度,要正确看待。
2,大多数这种诊断,作为教育者有所侧重的参考,而不是回避(从家长来说,从老师来说,都是如此),非中度、重度,一般也无需药物辅助,尤其是西药(神经类的药物,对成长发育的孩子有害,即便是成人,也要慎重使用)。其他治疗手段,这里不做推荐。
3,对这种案例,我一般建议家长增加陪伴质量,通过唤醒孩子内心的能量,来抗衡那些“偏差的冲动”,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不仅是对孩子充满爱的做法也是利于孩子长期健康发展的做法。这方式,见效相对慢,但是持续,无害。前提是需要家长对这一做法的信任和坚持,需要对孩子的真爱。
4,站在其他家长角度,我以为世界原本不是很多家长期待的那样无干扰的环境——所有的干扰,其实对孩子成长有益。关键是家长看到干扰的观念,你如果告诉孩子,世界就是如此,你需要努力去避免干扰,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是抗干扰的积极的结果。如果你是害怕干扰,抱怨干扰,孩子可能就是害怕干扰,最终成为各种干扰的奴隶,无法解脱。本源学习圈,一直倡导积极的教育观,去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5,站在老师角度,这估计是要增加一些精力的事了。作为老师,不应该只是完成本职的教学任务,更多地应该用爱用对教育的理解去面对孩子,常规的孩子是大多数,用常规的方式去处理就可以了。而对少部分“偏差”的孩子,我们应该用区别的态度和更多的耐心去面对,这种职业要求,让老师变得崇高。
6,这样的孩子,可以推荐其家长来本源学习圈,我们会持续地关注和帮助家长,去正确认识孩子的状态,做正确的处理,尽量减少孩子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
7,对于老师,我的建议是,可以安排有爱且抗干扰、和这个孩子关系也不错的孩子和他同桌,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安排。
8,在我们圈子,有个类似案例,就是前面分享自己做法的家长B,她就是在这里坚持做正确的,结果孩子慢慢改变了,我相信这种改变是可持续的,完全不需要药物。对孩子来说,最好的药物是母亲和老师的爱与包容,当然处理这样的事情,也需要智慧和耐心。
插叙,说个细节。

标签:

| 分类:咨询案例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