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富效应,让教育改革走入迷途/李忠辉
    中国校友网今年年初发布了一份《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特别单列了“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宣布,“在1999年至2010年之间,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元富豪,连续三年高居内地高校首位。”
    老李以为,这些消息只有炒作价值,不可轻信而当作学校选择的参考因素。媒体炒作这些消息,恰逢高考结束,其功利性显而易见。
    “造富”效应,是高校的商业化思维的集中体现,因为高校的激烈竞争,导致各个话题与因素的“血拼”。其实高校的比拼,从初中、高中就开始了,状元数量,重点本科率,中考录取分数线等等,在这些看起来有说服力的数据背后,忽略的恰恰是人格培养,综合素质培养这些难以量化的因素。
    报告指出,“造富”能力强大的高校也恰好是一批名校,清华、人大、复旦、浙大一个不少。这些学校从相对高的录取分数线及庞大的学生人数上,就占了群体智商和基数大的优势——就是说,如果这样了还不出几个富翁,那就是失败和丑闻。
    “统计发现,通过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多年来对我国政界、学界和商界杰出人才的教育背景调查发现,产出科学大师、政界领袖能力强的大学,也是我国造富能力强、校友创富能力强的大学。”校友会网如此不吝溢美之词,很有点献媚的姿态。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主任蔡言厚认为:“北大能诞生这么多的富豪,正表明北京大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国内顶尖高等学府。她在中国高校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老李的问题是:富豪数量与高等学府的顶尖层次,如何挂钩,我只看到了结论,而不是逻辑关系和分析;北京大学的确很优秀,但我决不认同这个逻辑:你把高个子人才选拔进一个团队,然后宣布,这团队能够培养高个子的人才。
    一般而言,实现自己理想,才算成功,而各种帮助实现人生理想的能力,到底该如何衡量?作为一个国内一流学府的校长,把富翁们的成就当作自己脸上的“贴金”,我为之脸红。
    这些亿万富翁,相对学府过去培养的毕业生总数,从数学概率看,也是极其偶发性,不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学校的品牌和所学习的专业,对这些富翁的“成功”有多大的贡献程度,似乎也没有可信的逻辑数据和分析。尤其是在所谓“富翁”人群当中,北大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否导致当事人走向成功的核心能力的构成部分,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无从得知。
    当然,不排除各个高等学府的MBA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孵化出更多的创业人才竭尽努力,但中国高校的教师构成,很多是脱离创业和企业经营一线的,这和国外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很多富豪出自大学,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高校非要把人家的成就与自己牵扯上关系,而大多数富豪却不去戳穿谎言,我们就只有会心一笑了——且不说乔布斯、扎克伯格、盖茨等一流的创富人才都是名校的辍学生,就连一些成功的商界领袖都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大学教育制度。中国也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类似的排行榜,美国也有,《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美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哈佛大学因造就了50名在世的全球亿万富豪而名列榜首。由于培养了众多富豪级的校友,哈佛也因此而成为全美接受捐赠资金最多的大学,获捐金额高达350亿美元。
    老李看国外的排行榜,注意到了一个捐赠数量的细节,也因此思考:比拼富翁数量,意义不大;但是,如果比拼富翁及学术成就者对学校的捐赠,对社会的捐赠,这至少可以感动每一个社会中的人,也因此,对捐赠者出身的学校充满敬意。捐赠者的数量与捐赠金额,才是学子对母校的认同和感恩,是一个硬指标。
    如果按国际惯例,很多世界级的名校,都会比拼一个数据,那就是毕业生的薪金水平——虽然这一个财富考核的指标依然有局限,但至少对衡量毕业生的社会价值,有更基础的代表性。
    巧合了,今天我转发的一个微博,被意外地踊跃转发:某年北大开学,一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实在太累,把包放路边。正好看见一老人,就拜托他替自己看包,自己则轻装去办手续。近一小时后学子回来,老人还未离开。几日后开学典礼,学子惊讶发现老人竟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白岩松听过这故事,强烈感慨: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故事说的不是财富,又岂不是说财富,故事同样发生在北大,我们不禁唏嘘: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目标却只有富翁和财富了呢?
    成为富翁,只是一部分人而不是全部人的人生理想。因此,用亿万富翁的数量来号召大家填报北京大学,是一种误导;同时,也是对北京大学所培养的非富翁人才的人格亵渎。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