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融入的共同成长

彼此融入的共同成长/李忠辉
有一个故事——
一个单亲工人家庭的孩子,家里非常穷困,孩子成绩非常差。
家长会上,老师找父亲谈完话之后,父亲苦思一夜,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孩子每天放学后,把老师教的内容,重新教给父亲一遍,父亲和孩子一起学习!
结果这个办法效果显著,孩子发觉自己每天的学习意义非凡。一直到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父亲才没有和孩子一起学习,父亲也因此学到了很多东西。
所以,陪伴,不是你玩着手机,而孩子一个人在做作业;不是你在打着麻将,而孩子一个人在书房看书;不是你在追着肥皂剧,而孩子一个人在玩着积木。
【老李点评】
真正的教育,是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陪伴,不是你和孩子分别做不同的事,因为这种陪伴,只有时间和空间有交集,内容没有交集。
陪伴不是各自做不同的事,而是一起学习。
陪伴,是和孩子一起经历,一起体验,然后可以一起参与,一起思考,然后各自收获。
这就是老李倡导的共同成长。
和孩子有一样的话题,一样的视野,才有效率沟通。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首先端起角色来,清嗓子,角色感十足,然后很教条地说教,完全不理会孩子是否懂了自己很懂的那些语言体系。
这种角色感,是拉开沟通者和孩子的距离。有的家长说,我都跟孩子说了,什么都说了,说了100遍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有时候共同成长,是我们融入孩子的学习活动,成长体验中去。
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融入我们的活动中来,怎么融入,比如家务分担。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有个妈妈这样爱孩子

有个妈妈这样爱孩子
儿子需要我的时候,我总能第一时间回应他,
所以今天在路上,
我一手拎着包,一手提着打包的咖啡时,
儿子说,妈妈,我累了,你抱抱我吧。
我马上回答说,
好的,妈妈抱你。
说完,我把包和咖啡放一只手去,
用另一只手抱起他。
抱了不到10米,儿子要求下来了,
他说,妈妈,我知道你这样抱着我挺累的,我不是想累你,我只是需要你抱我一下下就可以了。
孩子就是这么简单和知足,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他呢。
还有一次在家玩,他摔了,摔得很响,但是没哭,跑过来对我说,
妈妈你看,我的腿摔伤了。
我说,一定很疼吧,妈妈好心疼你哦。
他满足的走开了。
一会儿我问他,宝贝儿,你摔跤的时候是想听妈妈说,妈妈心疼你,还是你要坚强你最棒,还是下次注意别摔了。
他笑着说,我想听你说你心疼我。
然后抱着我亲了一口。
【老李点评】
这种爱,是根据孩子需要而回应,轻松而且快乐。
这种爱,是一种陪伴,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这种爱,是放手和尊重,是一种距离,是一种对生命的呵护。
这种爱,是为孩子成长的需要做该做的,而不是自己想做的。
这种爱,成就和激励孩子一生。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那些有力量的生命内涵

那些有力量的生命内涵
第一个,是“虚”。
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
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
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第二个,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
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个,是“柔”。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
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启示】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我们特别解读一下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分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