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文化与没文化
发布:李忠辉 | 发布时间: 2014年7月11日有文化与没文化/李忠辉
在本源学习圈做跟踪咨询,常常听到人说:李老师,我上学少,没文化,学习能力不够。
其实就谦卑这点,就比很多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好多了。自以为是,是思维的僵化和固执,是固步自封。这一个人群,把自己专业的权威,自然地转移到非专业的领域,比如教育孩子。
可见,自以为是的人群,其实是缺少智慧。他们无法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局限,以及一个领域的客观规律和另一个领域的客观规律,差异在哪里。
我也眼见很多没有上学的一个人,内心明亮,充满包容和理解,善于倾听和表达……我无法用没文化来形容他们,相反,他们很有文化!
学术一点,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可见,文化其实和一个人拥有的知识量,没有必然关系。有时候过多的知识,反而束缚了思维。有时候,知识的缺少,却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性洞明。
懂得爱孩子,包容和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妇女,如果从没上学,也是极其有文化的。文化是无需提醒的内心自觉。
为人处事的谅解、认知,不以为自己知识和学历而优势的人群,那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他们懂的尊重和平等对话。
尤其是善解人意,为人着想的善良和谦让,这种人格品质,你能说是没文化么?不能。
至于自由,是我们的国人不理解而且滥用的一个概念。
父母说,我的孩子,我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我的自由。你真有这个自由吗?没有。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的权利,父母只有帮助的权利。
有的人在户外,说山高峰皇帝远,没人管,我想怎样就怎样,乱扔垃圾。其实,这是不尊重大自然,也是不尊重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孔子说的慎独,就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
有的孩子,在课堂讲话,说这是我的自由。孩子,你真有这自由吗?没有。自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是以不侵害他人权利为前提的。
我们如果懂,才会让孩子懂。
我们能做到,才可以让孩子学会做到。
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一个仅仅有知识的人。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
- 相关文章:
进场与退场 (2023-5-12 11:38:11)
让情绪改善,让内心充盈 (2023-5-12 11:29:35)
孩子的人际交往,如何陪伴 (2023-5-12 11:16:19)
爱自己,给孩子快乐/李忠辉 (2023-3-7 9:53:14)
沟通,让人更懂你 (2023-2-22 10:53:44)
再说接纳 (2023-1-30 10:2:2)
夫妻和谐的几个关键 (2022-12-26 11:35:22)
从“瓜子效应”说开去 (2022-12-26 11:32:36)
留守孩子的心理与行为 (2022-11-3 10:53:23)
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 (2022-11-3 10:49:49)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