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放手,习惯孩子的离开/李忠辉
李忠辉 20:03:46
父母的爱,是最无私伟大的。因为爱,所有的努力,都是让孩子可以长大,离开。
孩子和妈妈的分离,是生理的,从母体分离出来。
然后,经历爸爸妈妈不能陪自己玩耍,去上班,经历自己去幼儿园,一天见不到爸爸妈妈。然后上学,偶像崇拜,从爸爸妈妈变成老师。
然后长大的过程中,不断有各种冲突麻烦,爸爸妈妈总是大包大揽,全部解决。最靠谱的,始终是爹是妈。
巍子 20:08:00
看着李老师说的话,好心酸,心痛
李忠辉 20:08:16
还没到最痛的时候。
巍子 20:08:49
已经痛都的呼吸困难,所说的一切,都印在我的身上。
李忠辉 20:09:21
然后孩子初中了,高中了,住校了,周末才见一次。好多父母都有这种不适应啊,每天看到孩子,总有那么多不满,突然一个星期见不到孩子了,你会不自觉去他(她)的房间去瞅瞅。
还是幼儿、小学时候,孩子被父母要求分床睡,父母想尽办法,做很多努力。对吧。
等到孩子青春期,突然和爸爸或者妈妈,有了距离,不再轻易拥抱。父母被孩子嫌弃,土气,过时,观念落后,OUT。
好不容易,父母适应了周末才见一次,却不习惯孩子一个暑假和寒假,都在玩耍。
孩子终于努力,上了大学,只有寒假,暑假和你在一起了。
你以为寒假暑假有机会和孩子在一起,准备了好多吃的,结果孩子不回家,去看女朋友,男朋友了。
如果是女儿,她说,妈妈,我一辈子不嫁,就陪着你——你很欣慰。可是转眼,孩子整天和男朋友在一起,并没有多少时间陪妈妈。
父母挣钱,孩子还没挣钱,就花父母的钱,谈恋爱了。
大部分的父母,心情复杂,最终为了孩子的幸福和未来,忍住了所有的孤独,心痛。
孩子从生理的分离,走到地理距离的分离,再走到心理距离的分离。
如果你不适应,你的爱,有问题。如果你纠结,你需要在本源学习圈用心学习啊。对吧。
然后,专业的选择,就业的选择,父母有的能说上话,有的说不上。有的孩子会用心征询父母意见,有的孩子一句话:你们懂啥?
李忠辉 20:16:49
根据时间轴,我继续展开。
孩子长大了,终于工作了。
此时,没有了寒暑假,只有黄金周假期,春节假期。这时候,孩子说,老板让加班,为了孩子前程,父母们心里想着,念着,还是忍住了接受孩子的不回家。
是不是觉得,孩子走的越来越远,我们老花的眼,已经看不清孩子的背影了呢。
孩子终于说,妈妈,爸爸,我春节回家。父母像过节一样,准备孩子的住处,被子床单,晒了又晒,桌子和地板拖了又拖。吃的买了N多,塞满冰箱。
还有若干让孩子带走的各种土特产和关怀。我就曾经体验,任由母亲把车的后备箱,随便塞,我绝不说不要,因为那是母亲的爱。
巍子 20:20:18
这都是独生子女,给父母带来的悲哀。
永恒 20:20:23
嗯嗯,真的,我爸妈就是这样,嘴上不说,回去都是好吃的。
李忠辉 20:21:09
独生子女多,这样的家庭,孩子离开家学习,工作了,父母就是空巢老人了。
慢慢地,孩子要成家了。父母倾其所有,为孩子置办结婚的房子,用品。作为孩子,我无法再接受父母的这些“礼物”,厚重的我无法承担。
孩子回家,就像是给父母的快乐施舍。一句话,妈妈,我可能回家,就让妈妈期待好久好久。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亲子活动中,总让父母和孩子拥抱,有这个作业吗——因为这是我一生的遗憾。
长大后,我没有和母亲有一次拥抱。我想抱,却没有。母亲远去之前,我记得,那次从家里离开,我让女儿抱了她奶奶,亲了她奶奶。
这算是我内心的一种原动力,让父母更懂孩子,让孩子更懂父母。
所以,趁着父母健在,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一定要拥抱他们。不要只是给钱,父母其实需要更多的陪伴和聊天。
巍子 20:26:27
爱要大声说出来。
幸福的浩子 20:26:30
在我的印象中,我也没有抱过自己的爸爸妈妈。
永恒 20:27:06
最多只会说想他们,抱还真没试过。
李忠辉 20:27:13
暑假活动,我分享过陪母亲逛街买菜的故事,今天不展开了。我很不喜欢去超市买东西,菜市场买菜。但是,我发现陪伴一次,母亲的快乐很多的时候,我每次回家,都陪她去逛街,买菜。
巍子 20:27:27
是老李让我懂得了拥抱父母,拥抱孩子,感谢李老师。
李忠辉 20:27:41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有了自己的家。
生理分离,到时空分离,到心理分离,到生活家庭的分离。
作为父母,孩子成家了有了孩子,我们的任务才完成。
所以,孩子不断长大,不断远离我们,其实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长大,有能力,独立地离开我们。
甚至我们体能不如孩子了,智慧也不如孩子了,还记挂,牵挂着孩子,哪怕我们离开世界了,还不忘记提醒孩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永恒 20:30:49
是的,李老师说的太对了
李忠辉 20:32:01
孩子不是为我们而活着。所以,我们不必要求孩子为我们而活着。家族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都基于他们对自己的关照,对爱人的关照,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而存在。
我们如果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和使命,就会看的远,看的远,就不会急躁,焦虑,偏差教育目的。
好多人,打拼世界,以为挣钱给父母钱就是孝心。其实啊,给父母更多心理关怀,才是更大的孝顺。
父母如果意衣食堪忧,给钱是必须的。如果父母衣食无忧,心理关怀和陪伴,才是重点。
我们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不懂陪伴,孩子就不会理解陪伴的幸福和体验,他们也就不懂得陪伴他们的孩子,还有孤独的你们。
和孩子一起搭积木,是陪伴;和青春期的孩子争论,抬杠,也是陪伴;在家里忍受父母的唠叨,也是陪伴。
比如工作的事,你和父亲交流下看法,虽然他们的理解或许过时,或许没有实际帮助,但是,这种交流,会让父母感受价值,生命会更坚强,健康。
不要完全吧父母供养起来,也不要把父母当廉价劳动力。
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不给孩子添加负担。孩子有时间,我们相互陪伴。孩子没时间,我们在圈子里相互暖心,相互陪伴。
熊心壮治 20:42:08
我们家人不习惯拥抱或口头表达。
李忠辉 20:43:09
@熊心壮治 突破下,真的很不一样。我很想生命重新来过。不知道你理解不。
李忠辉 20:45:09
对孩子多一点遮挡风雨的努力,在困难面前在孩子身后陪伴和激励的努力,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而我们,也要尝试和孩子聊天和其他的孩子聊天,内容和方式,尽量的不过时,与时俱进。
熊心壮治 20:46:20
@李忠辉 我们家人基本上都认为,心中有爱,不必拘于形式。大家都习惯了。
李忠辉 20:47:04
@熊心壮治 我曾经也这么以为,但是真的形式的机会都失去的时候,我才觉得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才心痛。
李忠辉 20:48:33
我母亲在深圳,曾经因为台风后,芹菜9元一斤,而吃不下饭。我后来就不说实话,说很便宜,单位各种补贴,消除老人的心理障碍。
岁月静好 20:48:43
父母怕多花儿女的钱,买吃的穿的都是不让买贵的。
乡党 20:49:15
@李忠辉 嗯嗯,我昨天悄悄给服务员说,就给我妈说打折,刷卡,她看不到。掏钱的话,她会偷偷数。妈妈这次来穿的鞋,是我去年买的,200多,她说不好。但是这次同学聚会,还是穿来了。看来心里还是喜欢的。
李忠辉 20:54:19
老人就是这心理。说不好,是价格不好。其他什么都好,尤其是孩子买的,怎么会不好。
花开飞扬 20:55:17
我爸就会要求要什么东西,特别爱刷存在感,真买回去了,他又觉得怎么真的买了呢?爸爸还会吃醋,为什么对妈妈比对他好。
李忠辉 20:55:59
@花开飞扬 你可以当着爸爸的面,给你妈妈买,心疼他媳妇啊。你就说,你不心疼你媳妇,我帮你心疼下……嘿嘿。
李忠辉 20:56:52
男人,想买,会直接说,自己买或孩子买单,都会很高兴,一般纠结的是妈妈。
花开飞扬 20:56:54
我对我妈的任何要求从来不打折扣满足,因为我妈就是典型的,生怕我花钱
李忠辉 20:58:02
给妈妈花钱,爸爸也高兴。除了子女,别人给媳妇花钱,他会生气。但是孩子给他媳妇花钱,他是乐在心里的。
李忠辉 20:59:27
老人买菜和我们买菜也不同的心理的,我们去买,想吃什么,买什么,遇到价格差别,我们选质量好的,贵的。可老人会选便宜的,什么便宜,什么打折买什么。
花开飞扬 20:59:41
对对对
乡党 21:00:15
我们老了,是不是也是这。
小猪快跑.... 21:01:45
讲的太好太感动了
李忠辉 21:02:02
@花开飞扬 孝顺不是按自己方式来,而是按父母个性去。不一般人,你就做不一般的呵护和迁就啊。
【根据《父母学堂》Q群(52700289)咨询记录整理】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