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的12个亲子法则
发布:李忠辉 | 发布时间: 2012年3月25日美国人的12个亲子法则/李忠辉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家庭环境中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是基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影响和自主学习的结果;孩子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潜移默化地生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乐观和积极,是父母需要给予孩子除了健康之外的第二个礼物。这是健康人格的基本构成。
3,力量法则:不要与孩子斗强。
愚蠢的父母总是证明孩子不如自己,聪明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了不起,但是自己还可以通过努力,超越他们。
4,管理法则: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如同植物的生长,父母有责任施肥、浇水、修剪,父母对孩子行为偏差必要的修正。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还没有决定权,但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其实,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有自己的决定权,可以参与一个家庭的事务讨论和给出自己意见。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这法则中国人都知道。但很多父母做了负面的榜样,还为自己开脱责任,理由——“你还是孩子。”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我们和父母的意见不尽相同,社会从而进步了;孩子和我们意见可能相左,这才可能是未来的机会。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惩罚是教育者只看到孩子的不足,惩罚是不满意和抱怨的结果行为。惩罚特别容易引发抵触和报复。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孩子如果坚持选择,那就让孩子面临和承担结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健康人格必须有的构成部分。
10,结构法则:教育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边界就是孩子行为的尺度和规范。这边界是有社会共识的,不同阶层的边界可能不同,但绝不是家长自以为是的“要求”。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至少与其保持至少20码的距离。
以前老李曾经撰文《孩子需要亲自成长》,基本也是这法则的精神,我们和孩子保持距离,孩子才可能独立和承担,才能更好地处理所有的困难。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这一点很多中国家长都做了,但效果截然相反,因为中国家长随意评价和干预孩子的活动,孩子没有获得基本的尊重和信任,孩子被要求一切利于“学习”和“成绩”的努力。
【这是老李根据网络文章所列法则整理,增加了法则内涵解读;这些字里行间透露的道理,都是教育的本质即是育人。】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
- 相关文章:
进场与退场 (2023-5-12 11:38:11)
让情绪改善,让内心充盈 (2023-5-12 11:29:35)
孩子的人际交往,如何陪伴 (2023-5-12 11:16:19)
爱自己,给孩子快乐/李忠辉 (2023-3-7 9:53:14)
沟通,让人更懂你 (2023-2-22 10:53:44)
再说接纳 (2023-1-30 10:2:2)
夫妻和谐的几个关键 (2022-12-26 11:35:22)
从“瓜子效应”说开去 (2022-12-26 11:32:36)
留守孩子的心理与行为 (2022-11-3 10:53:23)
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 (2022-11-3 10:49:49)
- 2.黄伟涛
- http://www.huangweitao.com/
- “四何”法则——对孩子的了解、关注!过了头就是干预。
问题就在于尺度的把握。
对高分近乎畸形的追求,无非是想走捷径。
难。功利社会里要避免急功近利。真难! - 2012-3-27 20:36:43 回复该留言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