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社交
有国外的心理学家跟踪采访了100个小学低年级学生,发现:社交能力强、受同伴欢迎的孩子,他们普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这个“强”体现在: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而社交能力弱、不受欢迎的孩子,则这方面也较弱,最终,这些孩子往往只能通过攻击,或者回避,或者依赖第三方来解决问题,于是越来越弱,越来越不受欢迎。
同为7-8岁的孩子,为什么想出来的办法会有如此差别呢?
有人认为,这很简单,和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关,有些孩子能言善辩,自然就容易忽悠人。
也有人认为,这和孩子善解人意,情商高低有关。
甚至有人认为,和孩子的身高体重也有关,体格强大的孩子更自信,更容易获得同伴的信任和推崇。
这些看起来都各有各的理,但经过心理学家的进一步观察、采访、研究,
发现孩子在发生纠纷后,提出的方案的效果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是:和孩子起心动念的初衷有关,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机”有关。
社交能力弱、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通常他们的思维出发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的。
而那些社交能力强、更受同伴欢迎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出发点,是“以逃避惩罚为目的”的。
这是由两类孩子对社会认知的成熟度、对行为规范的执行力、对行事后果的判断力不同而形成的。
举个例子:A孩子先拿到绳子,想跳绳,这时候,B孩子也想跳绳,于是B去抢A的绳子。
社交能力弱的孩子会认为:绳子我先拿到,所以是我的,我不想给你。
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则会思考:如果我们为了绳子发生争执,最后可能都要被老师惩罚。
于是社交能力强的那个A会和B说:我们轮流跳绳吧。
而社交能力弱的那个A,则会说:等我跳完了再给你跳。
在成人眼中,这两种说法似乎是差不多的,都是轮流的意思,但在孩子的意识里,主语不同,一个是“我们”,一个是“我”和“你”,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最后的结果,社交能力弱的A,很可能会和B孩子发生争执,然后由老师来裁决:
如果老师裁决A孩子胜,那么A就容易养成依赖第三方的习惯,进而容易发展为讨好型或表演型人格。
如果老师裁决A孩子输,那么很可能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A就会选择逃避,进而容易发展为社会功能退缩。
如果老师各打五十大板,A仍然会有强烈挫败感,因为他已经设定了“这是我的,你是抢我的,是你有问题”这样的设定,于是容易产生不满、愤怒和攻击。
从传统教育观念来看,为了“逃避惩罚而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动机,太不健康了,很多父母甚至难以接受,我们的孩子怎么可以如此现实,他们不是应该因为“大气”、“有领导力”、“识大体、明事理”……而获得人们的认可嘛。
可事实,恰恰是孩子们的想法更真实,更朴素,也更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们才能无障碍进步。
因此,父母要做的是:
1,对社交能力弱的孩子,从根本动机上做出调整,让孩子不光看到自己,还要看到对方,甚至看到事态的发展。
2,对社交能力强的孩子,父母自身要接纳孩子的任何动机,他们在行为上的控制力,已经做的很好了,父母不要因为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而去否定,甚至打压孩子。
3,帮助孩子强化细节,比如:对人称的使用、物质的合理分配、说话态度淡定和自信的重要性等等。让孩子体验更多的成就感。
4,孩子有了成就感,自信提升,内心更强大时,父母要带领孩子看的更远,而不仅仅停留在逃避惩罚上。比如:做老师的帮手、给班级带来更多能量……
5,脾气,是自己给自己的惩罚。所以,不管社交能力强弱,父母都要告诉孩子控制脾气,淡定处理问题,是最重要的。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