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境界与道法自然的思考/李忠辉

    教育境界与道法自然,这题目很大,我只能写一个很小的角度,写一点自己的思考。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理解儒释道
    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说道,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即释,是百货店,有时间就去逛逛,需要什么取什么;由孔子开始的儒家,是粮食店,每天都需要,不去不可以;源于老子的道家,是药店,聚集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生病了一定要去。
    在我看来,释是信仰的一种,你也可以选择别的;儒家是文化,在一个文化的国度里,没有“文化”,是寸步难行;而道家思想,是治世用的,虽然如今是太平盛世,也有需要“拨乱反正”的领域,比如家庭教育领域。
    我突然明白了,我现在做的事情,对三家思想兼收并蓄了,着眼家庭教育的“拨乱反正”,努力做一个“光明使者”。孩子们就是指引我光明的 “主”,引导我,带领一些同行的人,走出误区,步入光明。

    道法如何自然
    很惭愧,我没有通读这三家的经典著作,但我感受了、思考了、实践了其思想和内涵。
    我看待家庭教育的很多思路和角度,有读老子的朋友说,你们的思路怎么那么一致——这引发了我的印证思考。我目前能给的答案是:巧合,我读书、思考、实践、总结,恰好走入了同一条道路。
    我曾经提出教育境界的5个层次,基本思路就是,道是从法开始的,只有实践与思考,可以牵引实践的人们悟道。一旦进入恍然大悟的阶段,就能回顾过去的关于“法”的实践,逐渐提高。
    不断地发生恍然大悟,就是不断地进步,步入“本源期”的圆融阶段,也就是道法自然的阶段。
    快乐、轻松、效率的教育境界,就是在方法实践和观念更新的交替循环中实现,达成道法自然。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参与交流: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