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英”们的堕落与失落
发布:李忠辉 | 发布时间: 2009年5月19日“精英”们的堕落与失落/李忠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把人群区分为“精英”与“草根”阶层,就连网络世界也没有例外。原本是出于财富或者学识水平差异的标准,在博客的世界里,有时候竟然只是一个注册身份的简单区别。
一、哪些“精英”既堕落又失落
现实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专家包括甚至是院士的专家,在参与广告和项目评审的时候,因为幕后见不得人的交易,违反社会良心和学术道德“胡说八道”,导致消费者在受骗上当之后开始质疑学术的权威何在,甚至政府、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伤害。
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那些失却社会良心的企业家,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非要寻求舆论的支持,还有一些已经利益交换的“经济学家”,不断地透支着老百姓的信任,出卖着自己的良心——网络上有很多他们的观点与文章,大家自己去看,给出判断。
过去曾经是精英的他们,非常不适应“博客形式”的出现和众多批评的声音,他们的做法和说法受到了挑战。因为不甘心话语权的“旁落”,而积极为自己的既得利益寻求证明,这就是失落后寻求补偿的典型行为特征。
一旦失去了老百姓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
二、失落的“精英”还有谁
网络中的“专栏作家”,所谓的“精英”们,在网络中展开着口舌之战,激烈的时候,“国骂”也出来了,“打棍子”、“扣帽子”……不一而足。
这些“精英”们的构成,包括在学术领域中觉得自己没有获得重视的专家,包括单纯为了“炒作”人气的媒体人,包括一些渴望出名的职业“骂手”……需要声明的是,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良心的人除外。
这一人群之所以存在,除了他们有自身强烈的动机之外,还因为有网络的生存土壤。
我以为,BSP的编辑们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专栏与论坛不同,“加精华”的尺度,会导致一种风气或者文化的形成——编辑们的“难”,其实我理解,但我还是期望。
博客的精神和思想表达不能“堕落”为简单的支持和反对,博客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也是可以受环境引导的,BSP应该更有社会责任,发现关系民生的话题,遏制针对政府和个人的攻击。因为博客们的行为是由BSP“文章管理模式”决定的,虽然BSP已经表明,博客们的观点与自己的立场无关。
与堕落的人群不同,失落的人群却需要尊重和理解,但决不是支持。
三、真正的精英还活着
我非常钦佩不仅在网络中发言,而且勇于实践的博客,比如郝劲松;我也非常钦佩为了民生呼吁、仗义执言的博客,比如时寒冰。真正的精英还活着啊,希望BSP们让他们活得更好——激烈的讨论和争辩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庸俗的骂战最终会造成视觉的疲劳,而失去“点击”,有社会责任的BSP和博客们才会受到持久的欢迎。
我也曾经写过几篇措辞激烈的文章,却不是为了“点击”,而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比如针对童话大王郑渊洁“孩子未来由遗传决定”观点的文章《郑渊洁无知》,就有网友留言“你骂郑老大,就是为了出名”——我的回复很简单,他写童话是“老大”,说教育还算不上是“老大”,正因为他的名气,所以才需要批评,因为批评可以让受他错误观点影响的人少一些啊。
读者的选择决定BSP的选择,BSP的选择决定博客的选择;因此,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永远是最好的生存——对BSP是如此,对博客们,也是如此。因此,我欣赏而且支持那些出于社会责任的“草根”精英,因为那是真正的博客精神所在;而且,我更钦佩那些说的不少,做的更实际的博客们,因为有探索精神的实践永远比简单的辩论更有价值。
如果有社会责任,“草根”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如果缺乏对民生的关注,“精英”也可能成为人们嘲笑的“草包”。
2007-03-17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参与交流: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
- 相关文章:
进场与退场 (2023-5-12 11:38:11)
让情绪改善,让内心充盈 (2023-5-12 11:29:35)
孩子的人际交往,如何陪伴 (2023-5-12 11:16:19)
爱自己,给孩子快乐/李忠辉 (2023-3-7 9:53:14)
沟通,让人更懂你 (2023-2-22 10:53:44)
再说接纳 (2023-1-30 10:2:2)
夫妻和谐的几个关键 (2022-12-26 11:35:22)
从“瓜子效应”说开去 (2022-12-26 11:32:36)
留守孩子的心理与行为 (2022-11-3 10:53:23)
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 (2022-11-3 10:49:49)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