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还缺什么/李忠辉

以前写过《有病的中国教育》及《谁来挽救孩子成长的心灵生态》两篇文章,得到了网友们的积极响应,深受鼓舞。
作为一只脚踏进教育领域的人,一个不过教师节的“教师”,接触了太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深受教育体制之害的孩子之后,自然有话要说。
看了“两会”的报道、教育官员的表态及很多网友的文章之后,就更想说话了。真希望我是一个光荣的代表,我的声音可以得到更多的重视;不过,不是也没关系,希望有提案权利的代表们可以看到,如果今年不行明年再提也可以。
总之,非说不可,出于责任,出于一个公民的良心。

缺思路:控制高校扩招是本末倒置

根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年的审计发现,由于国家近年停止给高校拨款,着重于补贴基础教育,而各个高校又不断扩招,不少高校都因为进行了巨额贷款而负债累累,高校一般都是想方设法自己捞钱并加大贷款额度,一般高校的贷款8亿元以内,一些大院校则高达10亿以上。因此,国家将从今年开始控制高校扩招,开始着重提高高校办学质量。
高校扩招贷款而导致负债累累,除了经济利益的需求,就是政绩的需求,是高校办学考核机制造成的,更深层的原因就是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学校有级别,办学也就偏离了教育的本来规律。
“控制”是一个含糊的词汇,到底是减少招生规模,还是降低招生增长速度?我希望是后者,要不然的话,就是本末倒置。
高校扩招,其最大的积极意义就是缓解了中学应届毕业生的升学压力,避免了学生和家长们过度的心理压力;如果降低招生规模,对中学的老师、学生、家长而言,绝对是“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就业难,的确不是“扩招”的错,不是扩大供应的错,而是高校的“产品”的内涵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精英”教育的战略方向错了,社会缺乏的是职业教育。
所以,我们期望教育体制能够及时改革,比如高考制度,应该减少应试成分,多一些综合素质的考核;我们更期望,有更多的学生愿意走进职业教育的路途。

缺反思:高考制度到底该如何改革

教育、医疗每年都是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很多人对高考表示出很担忧,甚至提出取消高考。3月8日下午,教育部部长周济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回应说,“高考肯定要改,但不是简单把高考取消”,并坦承现在应试教育“倾向太严重,功利倾向太严重”。
面对代表和委员提出取消高考及在社会上引起的很大争论,周济说,高考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挖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同时,周济也透露说,教育部正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中考、高考的改革,切实推进我国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育部长的表态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说实在的,我不赞成废除高考制度,因为这样一来可能导致学习机会的不公平,甚至招生的普遍腐败——但“废除高考制度”的提议,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周济看到了教育问题的现象,也表达基本的解决思路,但是这种官员式的表态令人遗憾——作为教育部长,应该给“两会”代表,给人民一个说法,我们需要一个公众承诺。
我以为,除了国家设立一个教育委员会以外,各级政府都应该取消教育行政管理的体制,真正废除了教育工作者的官员之路,教育家、教育活动家的路就打开了——那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民需要的!
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才能让高考改革变得可行,才能让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

缺力度:师范生免费教育应该普及

今年“两会”,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国家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及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享受免费教育,这是总理的报告里提到的,令人鼓舞。
我还想说,即便这样,力度还远远不够!
其一,除了扩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应该在政策上扶持,甚至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利用国家的财政杠杆作用,利用有限的投入,做更大的事情。
其二,师范学生免费教育的范围,应该扩大到所有的师范院校,国家财政不足的部分,可以有地方财政解决;更进一步说,不仅师范学生的学费免了,还应该像以前一样,给予经济困难的学生适当的伙食补贴。
之所以这么建议,理由是:
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和学历型人才过剩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而如今,民间资本相当雄厚,房地产热与股市热可以说是一个衡量民间资本量的指标,国家只要给政策就可以了。
事实上,国家已经有相应的法规,只是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或者怕出乱子,执行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产业的政策不彻底,甚至走样——名校办民校,滥用国家资源谋取私利的做法由此而来。
至于,扩大师范学生免费教育的范围,其积极意义就更大!一方面,可以解决很多贫困孩子的升学问题,另一方面,普惠的政策,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培养“老师”的摇篮,为社会提供更多有师德有能力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师范学生受益,将来的孩子受益,家庭和社会受益,民族受益!
再穷不能穷教育,应该从这里开始!

缺投入:教育投入哪里去了

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个访谈节目,新疆的一个边远地区为了落实成本很高的课本和教室硬件,教育的投入就超过了当地财政收入的50%,原因是教育部对教学硬件硬性的要求,不能不达标。僵硬的教条,人为地扭曲了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一个教育规定一刀切的计划色彩体现,教育部责无旁贷。
教育部长周济说,在政府财政投入方面,教育一直是最受重视的,但很多百姓对目前的教育意见很大,甚至有说法称之为“新三大民生难题”。对此,周济表示,这正好体现了教育为什么要优先发展,因为它关系到两亿五千万学生,关系到千家万户。
说的很对,但没有实际意义,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教育要优先,要不老百姓为什么省吃俭用为孩子筹集学费呢。
事实上,一方面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额年年增加,但相比GDP的增加,明显增长不足,甚至都没有能超过GDP的4%;另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可以说是低效率的,过多地放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做政绩项目,或者层层“盘剥”,用在“刀刃”上的少。
地方政府不再热衷于“楼堂馆所”的面子工程,不再忽略很难在任期内见效果的教育投入的时候,就是老百姓的福祉了。
关注教育,重视教育投入,是老百姓心中的“政绩”,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工程。

缺魄力:教育部是行政不作为

中国的教育不能让老百姓满意,自然有很多原因。
一个行业的服务(也许教育还不能称为服务)不理想,不能简单的把抱怨“发泄”到教育工作者群体身上,尤其是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们——我很理解他们,包括一些校长,不是他们不明白教育的规律,不是他们不想做好,而是他们做不到。
“骂教育部行,但不能去骂老师”——教育部长周济说了一句公道话,“老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教师行业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正如周济说的,教育部也的确该骂,国家重视教育,总理重视教育,你把领导的重视和人民的期望落实在什么地方了?
教育部行政不作为!周济解释说,“现在的工作中确实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相信会得到逐步的解决。”我们不需要“套话”,“官话”,我们要看到行动,我们要看到时间表!
教育部的官员们,你们是“生产”人才“产品”的学校的主管部门,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你们不做调查的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早就有了,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历史上,高考制度对国家选拔人才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的问题,你们今天才看见吗?各级教育机构有很多的教育专家,政府的或者民间的,他们的报告你们仔细研究过,调查过吗?素质教育为什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行政办学模式”下学校定位的偏差,高校都热衷于培养富于“骄子意识”的“精英”,而社会却大量需求职业化、技能化“蓝领”,你们没有反思吗?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到底该怎样考核?
是什么原因导致优秀生源外流、财富外流,这似乎已经超越了正常国际学习交流的程度,同样的“原材料”,为什么在国外教育机构那里更有价值?为什么老百姓会抱怨投入越多,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为什么孩子们从中小学校开始,到大学毕业,学会的只是考试,“学历与能力”回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谁来关注学生适应未来工作技能的培养、经验的积累,谁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关心其潜能、人格完善、心理健康和快乐成长?
许多的社会问题来自于教育,而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又管了一些什么?众所周知,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你们只是抓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知识抓了应试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谁来抓?孩子的成长需要的适宜环境谁来建设?
……
问题难以简单扼要说明,真诚地期望我们的教育官员出于社会良心和民族责任感,深入调查,下情上达,紧抓落实,为了孩子和民族的未来,争分夺秒啊!

2007-03-12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参与交流: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