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hmjh的问题:

    现在就有一个具体的事例要求助老李了!!
    培养孩子习惯方面的:按照习惯培养规律,一个孩子要培养出一个好习惯,必然要经过三个过程,1、制度约束过程,这个时候孩子都是被动的。2、自觉过程。这个时候孩子知道要自觉去做了,一般都会自觉做,不要大人督促;3、自发过程,到了这个过程,习惯已经进入了孩子的潜意识,不让他去做,他还不舒服。到了第三个过程,这个孩子的习惯就彻底培养出来了。 
    我儿子读二年级,我很重视儿子的养成教育,规定他每天要读一个小时课外书,一般情况下他都能高高兴兴地读完一个小时,有时甚至可以读一个半小时。但在培养读书的这个过程中,有几次他会要求当天减短读书的时间。(了解原因,没有身体不舒服,也没有其他原因,就是一时烦躁吧)
    答应他吧,又怕对于培养他习惯不利,不答应吧,又怕他进入了“假读书”状态,甚至导致他以后厌烦读书。请问:这时我是应该坚持“豆腐嘴,刀子心”坚持原则,还是放弃原则答应孩子的要求,以保护他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请问老李:这个“度”,怎么把握呀?

    ——老李的回答:
    培养习惯的三个过程,我并不完全赞同。2,3环节是符合行为发生机制的,但是行为起始动因,不是只有制度约束,比如人吃饭是源于需求,人喜欢运动或者上网,是源于兴趣,我如果从此养成了网上答疑的习惯,是源于大家的赏识(激励)等等。制度约束是动力最低的原动力。
    孩子已经有“要我学”的迹象,建议答应孩子要求,这不是你应该坚持的“刀子心”(原则)。从另外的渠道进行习惯强化。比如给孩子讲一个“田忌赛马”(试吃),孩子还要你讲,你不讲了,让孩子自己去看(购买发生了);比如以孩子为师,请他讲看过的书的故事(及时鼓励);比如竞争式的读书比赛(适当让他赢率高一些);我在家就与太太(被称“笑姨”)与孩子一起比赛背颂泰戈尔的英文诗,让孩子尝到甜头,建立信心,重新唤起学科的学习兴趣(之前,因为老师更换,不习惯单独记忆单词)——这一做法,我们在合著的《赢在父母》有介绍。
    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兴趣又是孩子一种习惯最好的牵引力,成就感也能够激发动力,以这样的方式培养的习惯,你说稳定不稳定?
    实施时注意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结合孩子的个性化差异掌握分寸。关键和度在扩号里提醒了。依靠激励和刺激孩子的需求、兴趣,比约束的效果要好很多。
    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zwhmjh的问题:
    老李:又有问题向你请教了!!你的回复既有理论又有经验,我好喜欢.
    在赏识教育里,教育小孩子,有没有"约束"这一说法呀!因为我在赏识论坛里听到和看到的大部分是解放孩子或者就是引导小孩这一说法,是不是赏识教育里不提倡用约束的方法.
    孙云晓曾说过:教育是人的解放,一切给人套上枷锁的教育都是坏的教育.但他也同时提到对小孩也不能完全不管,有时要适当的约束孩子,解放和约束,并不完全矛盾。约束的结果也可能是解放,解放的结果也可能是约束,关键是对儿童的发展有利就行。他们是辩证的,也就是说要把握好解放孩子与约束孩子的平衡.
    周弘说真理在两极间流动,不就是说教育小孩要把握好度吗?过多地批评对小孩不好,过多表扬对小孩也不好,过多地约束对小孩不好,过多地解放对小孩也不好吗?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时机把握好这个度吗?
    引导孩子与约束孩子的区别到底是怎样的呀?我的理解是:引导孩子与约束孩子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引导与约束之间好象都有控制的成分在里面,不同的是,引导孩子是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懂得这样做不好,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而约束孩子是家长通过自身的权威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并不是十分乐于接受.
    但正因为引导与约束这个界限不是十分清楚而造成许多家长分不清.不知我的理解对吗?
 
    ——老李的回答:
    抱歉迟复。很高兴你能喜欢。
    你说的对,“约束的结果也可能是解放,解放的结果也可能是约束,关键是对儿童的发展有利就行。”
    你的理解也非常准确:引导孩子与约束孩子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引导与约束之间好象都有控制的成分在里面,不同的是,引导孩子是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懂得这样做不好,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而约束孩子是家长通过自身的权威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并不是十分乐于接受。
    我的看法:
    赏识的教育不排除“约束”的做法(虽然很多赏识的老师做的不好),何况说法呀!关键是约束的具体内容、措施及实施约束的角色。
    孙云晓等许多专家都提倡:教育是人的解放,一切给人套上枷锁的教育都是坏的教育。我这么理解:现在的孩子被禁锢的太多了,需要解放。赏识教育过分强调解放孩子,不太重视引导孩子,然而,适当约束是必须的。孩子需要解放,但重点是孩子的心灵和个性,解放不是对小孩完全不管。
    引导与约束的界限并不需要清楚的界定,因为在家长的观念更新后,就会发现,引导与约束都是影响孩子的途径而已,他们并不是对立的概念,他们有共同的目的,但是效果不一样而已。
    比如,爱是引导,还是约束?激励是引导还是约束?爱是引导,也是约束和控制,是积极的有感染力和效果的控制;激励是引导,更是一种积极的约束,更有效的控制。
    在常规状态下,奖优比罚劣效果要好,但是触及社会规则、道德、法律底线的时候,惩罚的效果更显著。所谓实施需要把握的“度”,要因人因事而定啊。
    仅供参考。

   ——zwhmjh的反馈:
    “比如,爱是引导,还是约束?激励是引导还是约束?爱是引导,也是约束和控制,是积极的有感染力和效果的控制;激励是引导,更是一种积极的约束,更有效的控制。……在常规状态下,奖优比罚劣效果要好,但是触及社会规则、道德、法律底线的时候,惩罚的效果更显著。所谓实施需要把握的“度”,要因人因事而定啊。”
    老李,说的太好了,不知怎么的,现在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在赏识教育网上,隔不了多久就要进到你的贴里瞧一瞧,看看有什么新贴值得我关注的.
    为你敏锐的思维和睿智的语言喝采!!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参与交流: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