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怀与事业的空间
发布:李忠辉 | 发布时间: 2009年5月14日胸怀与事业的空间/李忠辉
2006-11-24 07:35:00 发表于:博客中国-首发
能够对差异、个性给予充分尊重的文化,我们认为这种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对别人不同的观点、行为、习惯给予充分理解的人或者公司,我们认为这个人或者公司具有胸怀。
从文化的角度看,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比较容易包容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比较难包容别人或者合作伙伴的缺点和不足。我始终相信,一种能够包容合作伙伴,对合作伙伴的能力与个性有更多尊重和理解的公司,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的空间,合作也能够更加长久。
我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个文化产业类公司,从创业至今,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公司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时候,面临了两大难题:一是股东(内部合作伙伴)之间对于发展战略方向的观点分歧;二是公司与代理(外部合作伙伴)之间角色关系的混乱。
专业技术股东希望舞台都是自己的,经营股东希望舞台更大,有更多的专家走进自己搭建的舞台,同时由于自身在专业上的成长,导致原有专业技术股东的误解——本质上,其实就是彼此缺乏文化的包容;公司对于代理表达的“带着希望来,流着眼泪去”的感受接近忽视,利益分配比例也极其不平衡,公司以为代理就是下级,代理(本来应该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要懂得感恩,要明确自己的“学生”身份……平等的关系一旦消失,缺少尊重和理解的伤害就难以避免。
事实上,一个公司强调合作伙伴要懂得感恩,不是一种出于私利的心理策略,就是内心极度缺乏自信,公司文化是一种需要极度呵护的脆弱文化。倘若公司真的需要那么强烈的奉承和赏识,这个公司的“心脏”一定是虚弱不堪的,公司的繁荣也一定是虚假和暂时的繁荣;倘若公司只是一种策略,那么其发展模式与管理风格也是具有明显缺陷的,繁荣也会偶然或者短暂而难以持续——也许,公司的股东和管理者应该细细思考和琢磨“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的道理。
我为此深深地担忧:仅从文化的角度看,股东之间缺乏包容与胸怀,公司对代理也缺乏理解与尊重;而且这个公司的问题不仅如此,管理水平、人材队伍、产品研发、公司治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
作为管理顾问,我更为担忧的是,公司的股东们都各自沉浸在自己角色特有的光环之中,这种“光环”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对合作伙伴和对市场的正确体察,蒙蔽了他们对战略和未来机会的把握。
因为我熟悉,所以我了解;因为我了解,所以我有责任;我尽了责任,却难以获得理解——我惟有等待!等待他们明白,付出的赏识一定可以获得回报;等待他们明白,能够正确反思自身不足的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文化;等待他们明白,胸怀有多大,事业的空间就有多大!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参与交流: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
- 相关文章:
进场与退场 (2023-5-12 11:38:11)
让情绪改善,让内心充盈 (2023-5-12 11:29:35)
孩子的人际交往,如何陪伴 (2023-5-12 11:16:19)
爱自己,给孩子快乐/李忠辉 (2023-3-7 9:53:14)
沟通,让人更懂你 (2023-2-22 10:53:44)
再说接纳 (2023-1-30 10:2:2)
夫妻和谐的几个关键 (2022-12-26 11:35:22)
从“瓜子效应”说开去 (2022-12-26 11:32:36)
留守孩子的心理与行为 (2022-11-3 10:53:23)
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 (2022-11-3 10:49:49)
- 1.心灵
- http://www.byzone.net/bbs.php
- 这个东东我搬回家拉!胸怀这个东东很重要哈!好好学习!回头我就天天向上拉!还有啊!这个博客怎么看怎么舒服哈!
- 2009-5-16 16:49:49 回复该留言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