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校长: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

耶鲁大学校长: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
以下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1,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上一位任满20年耶鲁校长的还是1899年就任的亚瑟·哈德利(Arthur Twining Hadley)。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点开标题查看更多内容】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择善固执​

择善固执
    “择善固执”这个词的意思是,朝着选定的正确方向,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以毅力、恒心和决心来完成。
      这个词出自《中庸》对“诚”字的解释:“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如何做到这个“诚”字呢?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其中,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属于择善的范畴,行必笃是解释固执。
      择善与固执组成一个词,重点在于强调择善之后需要固执。
择善固执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向全世界取经的美国父母

向全世界取经的美国父母
   美国人从来不缺少对自身教育的反思,这篇来自哈佛大学东亚历史系博士Christine Gross-Loh的文章,“用令人大开眼界的调查研究揭露潜伏在典型美国教育方式中的令人惊讶的缺陷”,自2013年5月在赫芬顿邮报博客上刊登后,收到47万点赞,10万多facebook和twitter转发。
   作者Christine Gross-Loh一向是个中高手,她的文章曾刊登在华盛顿邮报、the Atlantic.com、赫芬顿邮报等美国众多权威媒体并深受好评。她著有《Parenting Without Borders: Surprising LessonsParents Around the World Can Teach Us》(暂译:《育儿无国界:世界各国教给我们的惊奇育儿之道》)一书,本文部分内容正是摘选自此书,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点开标题查看原文】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孩子做不做家务,影响一生

孩子做不做家务,影响一生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点开文章标题,查看原文】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那些有力量的生命内涵

那些有力量的生命内涵
第一个,是“虚”。
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
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
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第二个,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
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个,是“柔”。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
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启示】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我们特别解读一下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生命太短暂……

生命太短暂……
尝试逗他人开心,每天至少让三个人因你而微笑。
每天至少安静地坐十分钟。
你不需要赢得每一场争论。赞同你不赞同的。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其他人不会在乎的。
别做八卦党,不要把你的宝贵能量用在无聊的八卦绯闻上。
在你清醒的时候,你可以梦想更多。
别人怎么看待你,完全与你无关。
花更多时间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年龄大于70岁、或者小于6岁。
生命太短暂,我没时间讨厌你。
微笑、大笑、笑哭了……让生活拥有更多欢笑。
没有人能决定你的快乐,除了你自己。
当你病了,你的工作不会在乎的,但你的朋友会,跟朋友们保持联络。
每天睡8小时。
多喝水(每天至少摄入2升水)。
多读书,争取比上个月多读一本书。
过去的就忘了吧,不要总是提起你的伴侣犯过什么错。
不要把你的生活跟别人比较。你不知道其他人走过什么样的路。
每天慢跑10-30分钟。
经常给家人打电话。
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练习冥想、瑜伽和祈祷。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挤人群中的自救法:人体麦克法

拥挤人群中的自救法:人体麦克法
如果你身陷一个人潮汹涌、进退不得的人群之中,为了避免发生踩踏事故,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联合你前后左右的人一起采用人体麦克法,有节奏的呼喊:“后退”(或“go back”):
1、迅速与周围人简单沟通——如果你意识到有发生踩踏的危险或者已经发生了踩踏,你要迅速与身边的人(前后左右的五六个人即可)做简单沟通:让他们也意识到有发生踩踏的危险,要他们迅速跟你协同行动,采用人体麦克风法进行自救。
2、一起有节奏地呼喊“后退” (或“go back”)——你先喊“一、二”(或one, two),然后和周围人一起大声喊“后退” (或“go back”)。如此有节奏地反复呼喊。
3、让更外围的人加入呼喊——在核心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呼喊节奏之后,呼喊者要示意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呼喊,以此把呼喊声一直传递到拥挤人群的最外围。
4、最外围的人迅速撤离疏散——如果你是身处拥挤人群最外围的人,当你听到人群中传出有节奏的呼喊声(“后退”)时,你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发生踩踏事故的警示信号。此时你要立即向外撤离,并尽量让你周围的人也向外撤离,同时尽量劝阻其他人进入人群。
5、绝对不要前冲寻亲——即便你有亲属甚至孩子在人群中,在听到“后退”的呼喊声后,也不要冲向人群进行寻亲或施救。你应该意识到后退疏散是此时最明智的救助亲人的方式。前冲寻亲只会迟滞或妨碍对亲人的有效救助,从而让你的亲人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此时,甚至不要考虑孩子是否会走失的问题,而先要做对于孩子的平安最有意义的事情——让更多人尽快后撤疏散。
人体麦克法是前几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所采用的一种在人群中传播信息的简易方法。据报道,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也有几个年轻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自救。可以想象,若没有这几个可敬的年轻人所组织的这种自救,这次踩踏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肯定会更严重。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20年后回访当初幸福的人

20年后回访当初幸福的人
    1988年4月,24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对121名自称非常幸福的人进行调查,得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二十年后,他回访了这121人,结果却让他陷入了深思……
    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
    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
    卷中,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还有五个选项:
    A、非常幸福。
    B、幸福。
    C、一般。
    D、痛苦。
    E、非常痛苦。

    历时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五千二百余张有效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
    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测试:拿杯子看欲望

测试:拿杯子看欲望
    若你参加一场宴会,当服务生端着果汁给你,而托盘里的杯子有着不同分量的果汁,你会选择哪一杯?
    1、空杯,正准备要倒入
    2、半杯
    3、七分满
    4、全满
    【测试结果请点开全文查询】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你知道“无龄感”这个词以及含义吗?
    目前,“无龄感”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时尚而广为流行。“无龄感”它并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
    “无龄感”的人,往往不为年龄所束缚,能够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活力,对事物充满好奇并勇于尝试,去追求活得漂亮,活得精彩,不留遗憾。
    “无龄感”,美国中老年人的生活常态。珍妮是一位普通的美国人,她60多岁的时候想给自己买辆新车。有人认为,她那么有钱应该买一部凯迪拉克,但她说凯迪拉克是老年人才会喜欢的牌子。如今珍妮快70岁了,依然学习中文,独自去各国旅行。她常常有突发奇想,然后试图实现,再然后放弃。珍妮的与时俱进与对生活的热情,让周围的人觉得和她没有任何年龄代沟,这差不多是美国老年人的常态。
    即便已经是年近古稀,依然看不到一点垂暮之感,而热爱生活、接受挑战,这就是“无龄感”的生活态度。
    “无龄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理念?
    详细说来,“无龄感”生活是指在年龄增长甚至老去后,仍然保持一种不为年龄所累,如年轻时一般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只要秉持对美好的追求,无论任何年龄,都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事实上,“无龄感”也是人生最良好的心理状态。
    “无龄感”的人总是在不断往上走,阅尽人世,对一切依然保持足够的好奇。忘记岁月流逝,像孩童一样憧憬一切未知的降临,努力实现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简单愿望。“无龄感”的人,即使到了六十岁,也绝不进中老年服装店,在他们眼里,那里的衣服都奇丑无比;他们不爱听不明不白的养生之道,不乱吃延年益寿的补药,他们爱的是音乐,练的是瑜伽,玩的是自由行……
    人一旦忘记自己的年龄,进入到这种“无龄感”状态,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还想学习,还想继续进步,甚至会发现,人即使老了,年龄即使很大了,

标签:

| 分类:老李文摘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