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做生命推动

教育要做生命推动/李忠辉
教育,不要把孩子的努力和物质奖励建立条件反射。
很多家长不用奖励只用批评来教育孩子,当然是错误的。批评的有效性是有很多局限的条件的。
很多家长懂的奖励,却依赖物质奖励,也是错误。大部分家长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报酬,也推理以为孩子也是……恰恰相反,孩子是为自己未来而做努力。
奖励他物质的,应该是他的未来,不是我们。
老李从不因为孩子学习成绩而做持续的物质奖励,都是偶尔为之。现在想来,当时是想的不明白,不透彻。好在我们很早就取消了这个奖励模式,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如果孩子考了99分或者100分,来问你索取奖励的时候,好多家长心情是喜悦的。
殊不知,我们训练狗也是如此,狗表现好,就过来摇尾巴了。而教育孩子,不能如此,要懂得唤醒孩子生命的体验。
孩子或者我们,遇到问题,恰恰是自己进步的机会。孩子因为成长,而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价值。
作为父母,不要像施舍人,老板,而是要像一个生命推动者,唤醒者,在孩子身边。
让孩子知道,有困难,不怕,父母在身边,给TA持续的精神支持,经济支持,各种支持。所以,孩子面对困难,有自信,有父母信任自己,而后取得成就,有父母的注目和掌声。
如此做,孩子的进步理所应当。
孩子因为我们的努力,以后会感恩我们;而我们却告诉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他们的成就,只是他们努力的结果,父母的帮助可能是关键的,但是一定不是全部的。
如同好多家长,孩子进步了,到学习群里感恩老李的帮助。我都是说,我只是路口指路的那个人,路还是你们自己走出来的,所以,那些进步,只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学习,是他们自己的努力的结果。
【根据老李在《父母学堂》学习群52700289的交流整理】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很多名言后面的那半句

很多名言后面的那半句/李忠辉
很多流行于我们的教育和被教育的活动中,影响着我们彼此的名言,其内涵却另有乾坤。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名言是被阉割过的,以至于我们只知其头,忘却其尾。
——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话,常用来教育那些背井离乡去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一个“孝”字束缚了许多人的脚步。
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见,孔子并非不赞成远游寻找梦想,而是有目的有目标地远游。
——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用来形容不离不弃,即使爱到窒息,也不放弃。
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老师的其本意是让人放下,与其在死亡边缘这样互相扶持,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
——三思而后行
古人说“三”,是表示次数很多。指做某事前要反复考虑,直至周全,然后再去做。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文子,为人慎重,凡事“三思而后行”,被世人所称道。
但是,孔子听说季文子的作派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说,行事前,不必考虑得太周全,思考两次就够了,反反复复地思考,可能让人无从判断,从而畏首畏尾,错过时机。
——闭门造车
本意比喻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事,关起门来造车,比喻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
原文出朱熹的《<四书>或问》: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原意说,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
原来,朱熹说“闭门造车”,是用来称赞“出门合辙”的褒义词。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汝今能持否

汝今能持否/李忠辉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做任何事情,鉴别事情的正确与否是不容易的,而做正确的事,并且一直能够坚持,更加不容易。
如同你发现,教育孩子,原来自己错了,原来自己做的还很不够,于是决定,开始学习、读书、反思。
如果你发现,做正确的事,更有效率,更有成就感,孩子和你关系改善了,学习进步了,你或许会更加地投入。
又或者,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出于爱,很用心地投入学习。
可是,等到需要自己付出更多艰辛,甚至是收拾自己的时候,却轻易地给了自己台阶:我自己也不容易,我尽力了。
作为父母教练,我发现一个规律,那些能够坚持学习和进步的父母,都是看到了孩子进步的一群人。
孩子的进步,有时候至关重要。
因此,近几年,老李不忘初心,立足一个家庭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父母有意愿的时候,收拾父母;在假期,收拾孩子。
然后老李执着地守望一群等待成长的家长们,如同等待这一片麦田,从青涩的绿,到后厚重的金黄。
汝今能持否?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bbs.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3 | 浏览: |阅读全文

关于人的本我

关于人的本我/李忠辉
为什么人在网络的话语,缺少节制?
其实,网络环境,如同梦境的虚拟,可以让人释放很多本我的部分,大家看起来那些不正常,其实是其本性的部分,因为网络虚拟,自己觉得安全,才会为所欲为地表达。
为什么人在熟悉的人面前放肆?
人有四个模样:一个是在朋友面前疯癫的样子,一个是在恋人面前完美的样子,一个是只身一人时脆弱的样子,还有一个,是在陌生的人群中安安静静的样子。
这句话说的是,在熟悉的人面前,人本性不会自我压抑。而在恋人面前,会本能地展示更美好的一面,增加自己吸引力。而在其他场合,被超我监督着,压抑着,本我无法释放。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乃至生活环境,人的潜能会被有效有序地激发出来。
当那种本能被激发之时,人会被富于激情的氛围包围,人可以沉浸在幸福感之中,而且充满活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信任感和有效的沟通,可以直接点燃这种充满能量的爆发。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3 | 浏览: |阅读全文

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李忠辉
理性的人看世界,是做减法,越看越简单,得到了淡定,却失去了丰富;
感性的人看世界,是做加法,越看越复杂,获得了丰富,却失去了真相。
感性过后的理性,沉淀的是总结的智慧和责任,人懂得了应该和不能;
理性之后的感性,让想象的翅膀有了方向和激情,人懂得了意愿和可能。
理性和感性,孰优孰劣?没有结论。
该理性的时候感性,是冲动和情绪化;该感性的时候理性,是木讷是呆板和不近人情。
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智慧在于,让本性因时因地因人做不一样的合理释放。
网络资源推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李忠辉主页 http://www.up365.net 
推荐注册,交流成长:本源学习圈 http://www.byzone.net 互动Q群:52700289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1 | 浏览: |阅读全文

【图解】不一样的世界

扭曲

原本的规则通道,因为艺术家的加工,视觉被扭曲了。生活也很多类似扭曲,来源你的主观看法。

观察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谈谈奴化教育/李忠辉

谈谈奴化教育/李忠辉
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对奴化先定义下:奴化,指驯化动物,让动物听话,服务我们,可以为我所用。
我们很多教育行为,家庭的父母,学校的老师,过多地强调听话。
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嘱咐,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不是说听话不对,而是这思路,有问题。
其实,我们需要表达的,只是希望孩子尊重学校规则,能够顺利学习知识,不断进步
我们要求孩子听老师的话,是有一个假设的:老师是公平的,是很懂教育,很懂你的孩子的。
但是,假如假设不成立呢?
比如你的孩子被老师体罚,孩子谨记妈妈教诲,听老师的话,即便委屈,也不申诉,即便冤枉,也逆来顺受。
如此,孩子的个性可能会被扭曲。从此,打掉了牙,咽下肚子里。
一旦长期地压抑,孩子不再反抗。甚至不为自己维权,放弃自己的尊严和面子。
从不质疑规则不质疑权威,这种孩子走向社会,会是怎样的孩子呢?
可能是干活很勤奋,听话的孩子,领导会觉得好用。但是也会很累,干活很多,牛一样呗。
这种孩子也容易被欺负,容易被不公平对待的。因为你丝毫不为自己的利益或者前途申诉,不懂得寻求公平的待遇,你只会逆来顺受。
如果这孩子是男孩,嫁给他的女孩会很受罪。或许,明明答应了女孩的事,因为他父母觉得不好,立即反悔,这叫妈宝。
父母喜欢顺从听话的孩子。可这种孩子,无法完全承担一个家庭的基本责任,无法完整地呵护他娶的女人。无法给他爱的女人安全感和幸福感。
这种男人,也缺少创造性。因为不敢触碰规则,害怕惩罚,胆小怕事。
在中国,这种男人很多,这种女人也不少。
假如遇到歹徒,这样家庭和学校模式成长的孩子,或许完全不懂反抗,更不懂如何智慧地处理危机。
因为被吓到了,因为听话,包括歹徒的话也听,因为这种孩子真的很害怕后果,因为被惩罚太多,缺少自信和处理逆境的能力。
无论男孩女孩,如果听话,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主见,没有自己的看法,那孩子的一生,都是被动的。运气好,那人生还过得去。
但是,这种孩子对周围人和环境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你的孩子只有掉进羊群,才会安全。如果掉进狼群里,你的心血估计就白费了。
每当我听到有的父母夸自己的孩子很听话,我就觉得他们一家都很悲哀。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妈妈VS手机

妈妈VS手机
家长:
孩子说,不想上学,但还是天天去学校,只是,孩子一拿手机,就真的中邪了一样。
李忠辉:
中邪,是你的感受和看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手机是一个世界。
里面有友谊甚至爱情,有外面的世界,有虚拟的公平的游戏环境,在游戏里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游戏都不贪污,这个比天下父母强100倍。(大多数父母都容易看到孩子的不足,而不认可孩子的一些细小的进步)
家长:
确实是这样。
李忠辉:
手机里还有有比父母博学的朋友,老师,以及强大的知识库。
某种意义上,父母完全无法和手机相比。
手机,你用的时候,它就默默地工作,你不用的时候,它就默默地放在一边,绝不唠叨。
你让手机震动,它绝不出声。手机,可以完全按孩子喜欢的方式表现。绝不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和她谈谈。
手机,绝不在孩子想玩的时候,说不。手机不会唠叨,不会指责,也不会批评,更不会给孩子脸色。手机永远耐心,直到电量耗尽。
家长:
我不反对她玩,只是希望她做好自己的事。
李忠辉:
你是嫉妒手机。
你希望她做好自己的事,就直接说,拿手机说事干啥呢。
手机比你疼爱关心孩子多了去了。很多父母没有的优秀品质,孩子喜欢的特征,手机都具备。
很多父母拿手机说事,其实是自己做的不如手机好。
在很多父母眼里,手机如同恶魔,抢走了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眼里,孩子玩手机,耽搁了休息和睡眠,耽搁了作业和学习。

标签: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孩子,为什么你要努力读书

孩子,为什么你要努力读书


看见世界

看见世界:你努力读书,不一定挣很多钱,但是一定可以看见更大的世界。

更多选择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

酸葡萄,甜柠檬

酸葡萄,甜柠檬/李忠辉

在人类遇到痛苦的时候,人的内心会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能力被唤醒,弗洛依德把这种机制分为五大类16种:
【逃避机制】压抑、否认、退行、转换【自骗机制】反向、合理化、仪式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攻击机制】转移、投射【代替机制】幻想、补偿【建设机制】认同、升华。
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就是合理化的代表。虽然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欺骗,但是这个做法可以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酸葡萄效应帮助你顺利放弃,而甜柠檬效应,帮助你提高获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酸葡萄效应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谁都渴望这种爱情,可是,爱的人离去,一定会让人烦恼不已,内心疼痛挥之不去。
此时,如果你能够可以贬低对对方的评价,尽量找出对方所有的缺陷和不足,忽略对方的优点、亮点。
如此做,你会心理平衡的多,甚至产生后悔的心理,这个心理可以帮助你尽快放下过去,清空你的内心,可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情感。
一个内心总是装着过去的人,是无法拥有未来的。
有的人可能说,我做不到找出那么多缺点来,我只想说——
你永远都要为现在的选择,承担未来的结果;不要未来可预见的结果,唯一办法,就是改变现在的选择。
你走过的每一条弯路,其实都是必经之路。你永远都无法借别人的翅膀,飞上自己的天空。
贬抑失去的,你更心安理得地放弃。

甜柠檬效应
如果酸葡萄是针对失去所做的一个心理调适,那么甜柠檬心理,就是针对所拥有的,做一个正向的心理调适。
美化拥有的,提高对已经拥有的部分更加满意;所谓失去的是你必须舍弃的,拥有的才是你应该珍惜的。
如果你无法做到美化你所拥有的,尝试下每天找一些亮点,优点,逐渐强化自己的正面评价。
或者,你假设,一旦拥有的失去,你会失去什么。如此来增加对你所拥有的部分,增加价值感。
| 分类:教育随笔 | 评论:0 | 浏览: |阅读全文